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户籍制度史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人民生活史,每一个中国人的生老病死、就业成家等等无不受这个制度的管束。几十年人生的晴阴雨雪、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竟然往往就是因为那一纸户籍;如果有人以户籍与人生悲欢为题写一部实录,定会令人唏嘘感叹不已。 近日,本报“广州议政厅”栏目再次讨论了集体户口落户难的问题。其实,这已经是多年来的老话题了。专家学者提出,事实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这就让人感到很困惑:究竟所谓的“难”是难在哪里? 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并无需涉及到现行户籍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所涉及的仅仅是5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和具有相当职称的科技人才,这些人依赖政府的挂靠人才市场的政策解决广州户口和档案问题,他们都已经有了广州户口,只不过是集体户口而已。 但是,这种挂在人才市场的个人集体户口如果要结婚了,就必须转为独立户口,但是这种转变又必须以有广州房产或投靠直系亲属为条件。因此这些在本地没有直系亲属的人如果要结婚又想保住这个广州户口,就只能买房。于是高房价就造成结婚难,有了实际上的广州户口却仍然难以获得独立的户籍。 其实,这并不能归咎于高房价,因为户籍制度的本意仅是涉及自然人以户为单位的在当地合法居住及其管理政策,完全没有包含必须拥有个人房产为条件。对这些人以个人房产为落户条件,无疑是很不公平的户籍歧视。同样是有房子住,区别只是有没有产权,难道这会为户籍管理带来难以克服的难题吗?买房不仅仅是个人经济能力问题,而且也是个人生活方式的爱好和选择问题,根本不应该受制于户籍管理。 其次,关于这些人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其实正如不少专家已经指出的,实际上既与人才管理中心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给转为独立户籍带来什么新的难题。这些人的计生管理问题既可以通过单位解决,也可以通过居住地居委和出租屋管理体系解决。 因此,困扰这些年轻人多年的集体户口难落户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管理上的难题无法解决,只是一个在户籍制度观念上进行逐步更新的问题。当初为了解决人才引进问题而设立的个人集体户口转为独立户口的制度,早就应该随着实际生活提出的问题予以不断改善。 目前已有不少专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如政府提供公共租赁房,作为独立户籍的落户地。这个立意虽好,但是由于涉及到由政府提供租金较低廉的公共租赁房,牵涉面更大。即使政府愿意,在短期内恐怕也不易施行。 我们认为应该采取的是,承认这些人目前的居住地——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都是独立户籍的落户地。只要做好居委和出租屋管理上与户籍管理的衔接,不会有什么不可解决的难题。至于降低户籍“投亲靠友”的门槛,虽然愿意接纳的原户主恐怕有限,但也不妨放开,也是一种途径。 总之,不管有什么样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至少应该给出个说法,应该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这些正在为广州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年轻人因为户籍问题而结婚难、生育难的局面实在不应该再延续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