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银行业转型比增加资本金更重要
    2010-01-15    作者:田立    来源:上海证券报

    股市就是这样,几乎每天都有“新闻”。2010年刚刚开始,各种事件、消息就应接不暇,除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这样的制度建设信息外,对于股市涨跌的讨论,永远都是投资者最热衷的话题。新年第一周,A股市场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开门红,反倒是一根周阴线,当然又会引来种种猜测。其中一种观点就是:中国银行可能通过增股再融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金的传言,影响了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信心。对于此类言论,我是从来不信的。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增股再融资就一定会打压股价,更没有证据证明,某个板块的波动,必然殃及整个股市。不过,对于中行欲增加资本金这个传言,倒是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实际上,关于包括中行在内的几家商业银行可能增加资本金的说法,早在去年末就已经沸沸扬扬了。最初,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这些银行以何种方式获得所需资金。有人提出应该用发行债券的方式,但也有猜测是增股再融资。随着后一种猜测的加剧,关注的重点很快转向了增股再融资对股票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上。那么,如果商业银行采取增股融资注入资本金的方式,就真的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吗?其实未必!
  首先,增加资本金,如果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在不改变资本化率的前提下增加预期收益的话,或者,即使不能增加预期收益,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本化率的话,那么,无论商业银行以什么方式获得这部分资金,都会使所有者获得收益。因为商业银行的市值增加了。但如果上述两点都做不到,那么,增加资本金就不会提升商行的价值,所有者利益会因股份数量的增加而受损。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融资的方式,而是商行增加资本金到底能否提高商行的价值。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商行为什么要增加资本金?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精神,银行资本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负债业务的流动性、保证存款者利益上。说到底,实际是提升银行运行的安全性。然而几十年来,学界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增加了资本金,真的能提高商行运行的安全性吗?从商行运营不确定性的本质来看,确定的资金额度——无论有多高——都不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好比说有人向你借款,不管他抵押的资产当前的价值有多高,都不会杜绝其违约的可能性,否则次贷危机之类的金融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其实商业银行是最懂得其中的道理的,否则,商业银行干吗要将资产证券化呢?但有趣的是,商业银行本身接下来也是这么约束它的贷款人的。比如,我国现行贷款通则中规定的“资产负债比”,就很类似于商行的资本金充足率。如果这种东西真的可以提高安全性的话,那为什么商业银行还会有那么多的不良资产呢?
  在西方国家的金融制度框架内,资本金充足率可以间接地,同时也是有限地提高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一般来说,这是通过国家中央银行的偿付保证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金大致相当于商业银行向央行缴纳的一笔保险费,而相比较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可能最低。但在我国,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最主要的还是以存款准备金作保证,尤其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其支付安全几乎是依靠“准”国家信用,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资本金,对运营安全性的意义实在不大,因而不会提升银行自身的价值。如果是这样的话,无论以什么方式获得资金补充商行资本金都没有实质意义,如果通过增股融资的方式则更糟,因为市值没有提高,股份数却增加不少,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几乎是必然的,这是当事人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此次中行补充资本金的传闻背后,隐含了另外一个潜台词:国际惯例,或曰,与国际接轨。也许这样做可以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参与国际活动提供某些便利,但与其在资本市场上给所有者带来的可能的损失相比,有点得不偿失的味道。
  事实上,中国的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行)长期以来面临着一个市值提升的瓶颈因素,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国有商行负债业务的“准”国家信用以及资产业务的“隐含”核销特权,都使得市场在认可这些国有商行价值时多了一些游移。表面上看,这些特质造就了商业银行市值的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市场信息与企业经营之间的渠道堵塞:商行的能力难以被市场表达,反过来,市场信息也对商行经营发挥不出作用。久而久之,就是市场与银行的双重麻木性,不光对市场,对商行本身的发展也是一种阻碍。
  因此,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比补充资本金更重要的,是整体体制的完全转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可以在市场化的环境中走上健康发展的价值之路。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

  相关稿件
· 欧洲央行行长为监管银行业争权 2010-01-14
· 银行业协会全面叫停房贷返点 2010-01-13
· 银行业改革未到定论时 2010-01-07
· 盈利能力继续好转全年银行业利润将超6000亿 2009-12-31
· 银行业上演“东进西退” 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