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创业板已成上市公司与其保荐人的一场盛宴,成为投机者的乐园。实际募集资金比欲融资额的大幅飙升,使创业板公司再也“不差钱”,而中介机构也因为融资额的大幅增长,保荐费用也同步出现增长。在投机资金的大肆炒作下,高得离谱的股价与市盈率,似乎不再意味着风险,相反那是“财富效应”。 但至少创业板不可能成为中小投资者的盛宴,如果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回归合理的估值,那些高位介入创业板的中小投资者,最终都无法逃脱亏损的命运。 造化弄人,股市其实也是个“弄人”的地方。“七亏两平一盈”的游戏规则,更多的是吞噬着投资者的财富。毕竟,证券市场不可能让绝大多数人都实现盈利,无论是境外成熟市场,还是A股市场都无出其右。 因此,对于创业板的疯狂投机现象,加以适当的打击与抑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每逢股市行情向好,市场的投机氛围就会逐渐升温。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如是,今年的行情同样如是。 如在创业板还未挂牌之前,深交所为防范创业板上市首日过度炒作,对存在重大异常交易情况的“华某民”、“林某仲”、“陈某生”账户实施了限制交易措施。并且出台了诸如“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对重点会员、重点营业部、重点账户、重点股票实施重点监控”等四条措施进行监控。近日,深交所对存在重大异常交易情况的“解某某”账户实施了为期三个月的限制交易措施。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板上市以来,托管于上海商城路某营业部的重点监控账户“解某某”,多次在创业板吉峰农机股票交易中以大笔申报、高价申报等方式拉抬股价至涨停,涉嫌蓄意影响证券交易价格。 又是一阵股市严打风!与以往的严打主要针对股市“黑嘴”不同的是,此次的对象针对市场上那些“蓄意影响证券交易价格”的投资者。 显然,如果市场上出现类似情形,只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而不是将其作为一项“日常”事务来抓,是不会产生威慑力的。事实上,市场上的违规行为还少吗?以上市公司股价常常出现异动现象为例。某些上市公司在利润分配方案出台之前,或是重大事项公布之前,其股价常常提前作出了反应,这些明显与市场正常的波动“背离”的走势,稍有经验的投资者都会看出其中的“猫腻”。特别是,当其分配方案或公司公告已经“佐证”了股价的异动存在信息泄漏的重大嫌疑时,面对如此赤裸裸的铁的事实,却常常看不到监管层有任何的作为。 A股市场上违规事件频频发生,除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缺陷与弊端之外,显然与监管者的“姿态”更有关。作为后没有效果,那只是能力问题;如果根本不作为,那就是“态度”问题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限制“解某某”的账户交易,应该仅仅只是打击创业板疯狂投机活动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