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不久前在《纽约时报》撰文批评中国的货币政策,并认为人民币必须大幅升值,美元贬值则属天经地义。这篇文章除了他强烈的主观判断和对中国的冷嘲热讽外,既缺乏逻辑性,又不符合事实,而且充满了误导。 表面上看,克鲁格曼在为美元贬值制造依据的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但实际上,重弹人民币升值的老调意在转移视线、推卸责任,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为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埋单”。克鲁格曼在文中还强调,中国货币政策助长了美国房市泡沫,从而为国际金融危机创造了条件。世界上有良知的人都可以看出,克鲁格曼这是在帮助美国政府推卸责任,因为危机的根源已经有目共睹,即华尔街的唯利是图、美国政府的监管不力和美联储的糟糕利率政策等。为摆脱金融危机,美国正在利用其美元霸权的地位,以及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便利,执行“弱势美元”政策,放任美元贬值。美元贬值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国,受害者则是世界各国及正在脆弱复苏的全球经济。 克鲁格曼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张是错误的,这一主张不仅将损害中国经济,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以及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因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情况不稳,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的汇率不应该突然改变。如果中国急剧拉高人民币汇率,将严重扭曲经济发展的正常轨迹,西方国家也并不能因此减少贸易逆差,一方面其它制造业大国将随即填补中国制造留下的空白;另一方面需以更高的价钱进口必需的中国产品,美国贸易赤字将进一步扩大。另外,一旦因为人民币急剧升值导致中国经济陷入低谷,西方国家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相关企业势必遭受重大损失。所以,迫使人民币升值来解决自身问题的做法既不利人,也不利己、更不公平。 从理论上看,以贸易平衡状况论断人民币汇率没有意义,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双边贸易失衡是常态,从来都不是汇率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货币汇率对改善顺差影响甚小,不论是当年的德国,还是现在以欧元区为整体的欧盟,以及日本等,都延续了几十年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贸易地位。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兑美元的汇率机制都是完全浮动的,但对改善双边贸易的失衡没有任何作用。为什么以国际贸易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对此事实熟视无睹呢? 克鲁格曼的人民币升值论调显然是带有偏见的,有失一个学者严谨、客观、公正的水准。按照克鲁格曼的说法,旁人可能都会认为中国从未调整过汇率,但事实是,过去几年,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通道中,而且涨幅达到了21%。克鲁格曼忽略了连美国政府都反复承认的这一事实,到底是行文疏忽,还是有意误导?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又体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高度负责。在当前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亚洲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未来,中国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这项改革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根本上讲,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需要构建不依赖于美元霸权主导的新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当前世界最大的货币问题不是人民币币值被低估,而恰恰是美元贬值问题。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