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国家石油安全需多点开花
    2009-11-23    作者:本报记者 胡苏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无论何时何地,千方百计寻求稳定油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是一条应始终坚持的原则。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中国又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近一半石油需要进口,200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1%。
  2008年,我国净进口石油近2亿吨。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相关人士分析,到2020年中国石油年需求量将达到5.6亿吨至6.0亿吨之间,而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预计只有2亿至2.2亿吨之间。
  在这样的石油供需关系下,如何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石油供应,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一度低至30-40美元的区间。由此也引发了国内关于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热议。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经强烈意识到建立国家石油储备的战略意义,并在扩大油储能力上加快了步伐。2003年我国开始启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项目,到2008年底基本建成镇海、舟山、大连和黄岛四个石油战略储备库,目前正积极推进的二期基地建设。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20年以前,我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进一步增强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
  从长远来看,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我国能源战略应该遵循一个基本思路:无论国际油价处于什么水平,我们都应加速建立稳定、充足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从去年年底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项目基本建成以来,国际油价又从30至40美元重新上涨到80美元左右。如何灵活掌握原油进口时机,把握国际原油市场的主动权,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重大考验。
  在石油储备能力短期无法实现大的突破的前提下,眼前可采取一定“短期措施”,借助民间石油仓储能力,扩大短期石油储备能力。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民营石油仓储能力约为2.3亿吨,但绝大部分均未得到有效利用。作为短期措施,国家可考虑租用民营油库,作为国家石油储备的补充。
  当前,我国已在探索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并行的双渠道方式。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曾表示:鼓励企业利用闲置的商业库容,增加石油储备。
  我国还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发展新兴能源,降低我国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
  石油属于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又大部分产于地缘政治敏感的区域,因此降低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将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也普遍被视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
  因此,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型,加快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新能源的过渡。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已将新能源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
  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下游及配套产业链尚不完善,加上人们消费习惯和观念仍待转变,目前新能源在我国更多仍停留在概念领域,其发展成熟尚待时日。
  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关注与投入,未来形成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广泛应用、多点开花的局面,将是我国今后新能源构成的总体发展目标。

  相关稿件
· 高度重视石油安全与新能源发展 2008-12-02
· 燃油税不开征威胁我国石油安全 2008-07-10
· 石油美元面临“革命” 2009-10-22
· 陆域可燃冰后石油时代的新能源 2009-10-20
· 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投产 20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