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9-11-18 作者:林伯强 来源:第一财经 |
|
|
中国和印度一样,能源问题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消费量低,经济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增长快,而且增长的潜力很大。 2002年-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超过70%。中国目前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1%,石油需求依然快速增长。如果按照目前的需求增长速度,很保守地估计,2015年石油依存度达到65%,超过目前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 尽管中国目前能源自给率可以保持在90%以上,考虑到需求总量,需要进口的石油量日益增大,受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也将日益增大。 石油进口是一个关系中国能源安全的问题。将会有更多中国石油企业积极进行石油资源和资产的跨国采购或并购,同时,中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将越来越受制于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变动。因此,国内外都只能正确面对中国石油消费现有的和将来的国际影响。 每当国际油价高涨,通常就会有对中国石油消费与进口增长的炒作和夸大。事实上,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就是,将原油价格高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中国的需求。 首先,常常会听到“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的石油消费快速增长对国际油价无疑会有影响,这是一个事实,但没有理由说中国石油消费威胁其他国家的石油消费。没有谁生来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石油消费权。当然,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长期而言,有人消费多就意味着有人消费少了。即使从这个意义上说,威胁世界石油消费的也不可能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均石油消费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中国人均年石油消费为277公斤,世界人均为595公斤,美国则达3.13吨,日本也达1.79吨。 其次,国际社会,尤其是能源进口国应当明白,对中国石油消费与进口增长的炒作和夸大,会夸大能源稀缺,进而转为高石油价格预期,因此推动石油价格上涨。这种炒作和夸大会增加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性,而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会增加石油供求的交易成本,进一步加大油价上涨压力。 这种炒作和夸大还会给正常商业交易增加政治风险,进而增加石油交易成本。因此,炒作和夸大的结果一定是双输。我们常常说石油价格是由投机来推动,这种炒作和夸大虽然不是投机的基础,但可以推动投机。 对于石油供需,国际主要石油消费国应当寻求共识,合作应对,这才是共赢的基础。中国经济崛起需要能源支持,世界只能接受和面对这个事实,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这在其他国家经济相同的发展阶段都同样出现过。因此,同中国讨论如何更有效利用石油,比起指责中国的石油需求,可能更有效。 事实上,发达国家愿意少消费一些,可以抵消或减弱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增长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如果需要减少石油消费,现在人均年石油消费3吨多的美国人应该容易得多。发达国家有必要在评估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和总量的同时,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增长的条件下,也评估一下自己未来能源需求和节能潜力,这应当也是能源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石油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显然有助于增强各国应对紧急状况的能力。主要石油消费国应慎重共同对待需求问题,才能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稳定,保障全球能源安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