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9-28 作者:林伯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
|
发展中国家政府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与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政府只要能够保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就应该算成功;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目标是要生存、要发展。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既不公平,还可能是不道德的。 “低碳经济”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此,“低碳经济”成为引起全世界日益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当时,《能源白皮书》中并没有给出这一新名词的确切定义以及相关界定方法和标准。 目前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其概念仍然不是很明确,而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较为主流的理解是,“低碳经济”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体。 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时,科学界以及公众都比较信服的一个结论,就是目前大气中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对正在上演的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作用,并且证实这些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是人类经济活动、生产生活的结果。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经济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认识到急需向低碳经济转型,各国寻求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变成缓解全球变暖长期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型能源资源、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价格,也将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将碳排放量作为一种限定,其含义是“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全球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水平上”(全球气候公约目标),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这个约束。 “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具体来说,“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与以往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业方面,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能源结构方面,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交通方面,使用高效燃料,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建筑方面,办公建筑与家庭住房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 归根结底,都将是通过系统地调整体制从而激励节能技术创新、低排放技术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结果。随着经济不断扩展,逐步减少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的旧的高度相关关系,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至此,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低碳经济”的定义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还不够。尽管各国政府针对低碳发展的说法相似,但其背后含义却存在不同之处。发展中国家政府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与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政府只要能够保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就应该算成功;可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目标是要生存、要发展,未来是一个提高整体生活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变的过程。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既不公平,还可能是不道德的。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模式的革命,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当对低碳作出相应的反应。但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应会不一样,这就是共同减排、不同责任的原则基础。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公众对环境质量和价值的评价与他们的收入高度相关,减排所需要的支付能力更是取决于收入水平。以中国和美国相比,2007年中国人均收入仅2000美元多一点,美国人均收入达4.6万美元,为中国人均的23倍;中国的平均电价是每度电6.7美分,美国是每度电9.1美分,仅为中国的1.4倍。也就是说,在美国动员公众支持二氧化碳减排比较容易,让公众对减排支付也比较容易,这就是二氧化碳减排所需要的资金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百姓对减排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人均收入的巨大差别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必须共同减排但不同责任。 全球变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不是发展中国家。即使不追究历史的排放,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中,有西方发达国家的“转移排放”。处于分工产业链最高端的发达国家,更倾向于把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于全球减排负有更大的责任,也符合环境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所以,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意味着,除了降低自己的排放,还必须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负更大的责任。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如果不兼顾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发展,可能会导致更多排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