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非善物
    2009-09-27    作者:叶楚华    来源:东方早报
    奢侈品这种东西,除了满足富人的虚荣炫耀外,对于整个国家有百害无一利。奢侈品不会给国家民族的进步带来丝毫的积极意义。奢侈品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炫耀性的、挥霍性的。
  毫无选择、绝对地抵制外国货是愚蠢的愤青思想和行为,但是有一个层面的外国货是有必要进行限制的,那就是来自国外的虚的东西。这些虚的东西除了卷走中国劳动者的财富外,对我国毫无益处。
  以奢侈品为例,奢侈品其实是“高雅”国家对相对“低俗”国家的一种剥夺,因为这种高价值的东西,可以一夜之间剥夺掉他国的巨额财富。拿着百万千万上亿资金在法国购买奢侈品的中国富人,他们的财富归根到底是中国的劳动者创造的,这种交易表面上是富人的货币与奢侈品的交换,实质上是中国劳动者实实在在的劳动产品与法国奢侈品这种虚得不能再虚的东西进行交换。法国人一个路易威登的小包可以交换一个中国珠三角的劳动者三年的劳动成果。这种剥夺,是相当可怕的。
  奢侈品这种东西,除了满足富人的虚荣炫耀外,对于整个国家有百害无一利。奢侈品不会给国家民族的进步带来丝毫的积极意义。奢侈品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炫耀性的、挥霍性的。国人对奢侈品的大量消费,不但丝毫不会带来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丝毫不会带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市场机制又是无法阻止中国富人去接受法国“剥削”的,所以需要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征收重税是没用的,在奢侈消费上富人不在乎价格,越贵越买,这方面要靠强制性措施。
  限制奢侈品并非是限制炫耀性消费,笔者从不认同对炫耀性消费进行道德批判。相反,我一直认为炫耀性消费只涉及本国产品,则利处甚大。富人手中的财富,必须花出去或者送给穷人(捐赠)才会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造福社会。而中国的国情是,富人对慈善事业的热情不够,那么除了投资,富人的钱想要以更快的速度花出去,无疑购买昂贵商品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所谓炫耀性消费,就是同样功能的物品,富人要购买价格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万倍于穷人,这叫做与穷人形成歧视性对比,富人从中获得快感。尽管这样的炫耀性消费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穷人的精神损伤之上(穷人由于妒忌可能产生精神痛苦),但是这种损伤是无足轻重的。同时,只有这样的对比,才能让人形成激励,形成对拥有财富的憧憬,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活力动力。
  只有炫耀性消费能让富人更快地花钱,倘若富人也和平头百姓一样,一顿饭只花费几元钱,那么他们这一部分的内需潜力就远远没有开拓。好在现实中的中国富人恰恰不是这样,胡润说,在中国年消费8000万人民币才算新贵。这是多大的一个内需动力?如果愚蠢到让富人节约,何年何月能花掉八千万元。
  我们要反对的是那种跨越国门的炫耀性消费,也就是购买国外奢侈品的行为。由于奢侈品特有的信仰逻辑,所有奢侈品都只能诞生于西方世界(主要是西欧,美国有少量)。这些奢侈品产地国可以十拿九稳地盘剥全世界的财富,而不用担心有其他地区的竞争者出现。在全球范围看,奢侈品是他们高度垄断的产品。经济学告诉我们,垄断性产品可以任意定价,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一个奢侈品的小皮包售价十几万元人民币不足为奇,如果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定价一亿元,也一定会有人买。奢侈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信仰,它体现的是人对于完美、卓越的无止境、也可以说变态的追求。
  前商务部长薄熙来曾经痛心疾首地指出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得用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飞机,尽管这个现实已经够让人难过,但毕竟购买外国大飞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而且是造福全体国人的事情。然而,我们用一万件衬衫(每件十元人民币)去换一个奢侈品小皮包(价值十万元人民币),则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事情了。后者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小撮富人的短暂而变态的快感,于国于民无任何益处。这种交换,本质上是奢侈品产国利用一些虚无缥缈商业概念(或曰商业意识形态)空手套白狼。这种交换是我国财富对外的高速流失。而只涉及本国产品的炫耀性消费无论怎么折腾,财富仍在国内间流转,其扩大的是内需。
  所以,奢侈品远非善物,金融危机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则是一个大大的坏消息。
  相关稿件
· 中产人群捧热奢侈品二手市场 2009-08-07
· 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首刮降价风 2009-08-07
· 危机之下,离婚也成奢侈品 2009-07-31
· 最新预测:全球奢侈品销售今年或降一成 2009-04-13
· 奢侈品:西方不亮东方亮 20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