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涨价为何非要扯上通胀?
    2009-08-28    沈竹    来源:央视网

    进入8月以来,我国肉类和鸡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其中最具代表性是猪肉和鸡蛋价格。这一阶段,全国农产品价格出现普涨。我国最近两次较快的整体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涨价带动,有人担心这一次的上涨可能会诱发下一轮通货膨胀。  
    但是笔者认为从这一轮的猪肉上涨来看,我们所说的通胀应该是比较遥远的命题,所谓通胀来袭的担忧也有些杞人忧天的味道。
    首先,此次上涨幅度虽然在两个月左右达到了50%,但是基础价格却是前期恐慌性下跌后的价格。 2008年底不仅有金融危机影响的经济整体局势的回落,而且2007年底到2008年疯狂的投资猪肉市场的行为让供需关系产生了极其不平衡的结果,而在这时候,媒体所宣传的还是猪肉市场的火爆和投资价值,而国家政策的滞后性也助长了猪肉价格的这次暴跌。有农户就告诉我,2008年,他养猪就拿到了政府的补贴,这样鼓励养殖的行为更拉大了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当时一头洋三元种猪的价格可以买到4500块钱,利润可以高达1500,有的甚至是2000块钱,这样偏离基本面的价格已经存在泡沫的成分,导致后来金融危机来临之后,再加上H1N1甲型流感被称为猪流感的原因,猪肉价格恐慌性下跌,这种非理性下跌让中小农户对于养猪无以为继,纷纷挥泪斩猪,甩卖猪场,造成两个月后开始供应量下滑,带来供需的新一轮失衡。在这样的基础价格上上涨,部分原因是恢复性上涨。
    其次, 我们知道, 猪肉的价格有周期波动的特性,一般的周期为三年。2006年猪肉价格暴跌,2007年底到2008年初到达峰值,继而2008年底到2009年4月又跌入谷底,按这样的趋势,下一轮的峰值应该在2010年底到2011年初。而所谓的通胀,应该是物价普遍上涨,由于以猪肉价格为首的食品价格占我国CPI的比重高达30%,所以惯有的思维让我们对猪肉价格的一点点波动都会带来所谓通胀的恐惧,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纵观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从粮食、食用油到油脂的期货价格并没有大幅的波动,北半球现在没有大规模的灾情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
    最后, 这一轮的上涨特点非常明显,稳步而连续,用温水煮青蛙来形容比较恰当。我们知道,大部分养猪人“一年赚钱,一年不赔不赚,一年赔钱”,原因就是农民对养猪的成本收益心中无数,生猪价格上涨大家一哄而上——现在随着价格的回升,供应方市场应该可以在短时期内补充进来,并且国家6月收储冻猪肉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政策,用这样的囤积可以调节供需双方的市场,所以在供应量不会紧缺的情况下,谈通胀为时尚早。
    相反,笔者认为现在最应该重视的是政府部门常常由于过于关注城市消费终端的价格上涨,又忽视农村供给环节的价格暴跌,造成政策滞后,不恰当地干扰市场的自我调节,比如在2008年,对于养猪专业户的补贴就是明显滞后的政策,如果当时能在有效监测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预期分析,通过预警方式尽可能减少养猪户的信息不对称,控制生产,猪肉价格也就不会出现后期大幅的波动。由于农产品国际市场决定因素较大,所以笔者认为,就当今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现状,当务之急是扶持各种农村的中介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公司加农户等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户自身的市场议价能力,从而能够较强地抗御市场自然风险的能力,才能尽量减少农产品暴涨暴跌的特性对中小农户带来的损失。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