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贸易“开倒车”
    2009-08-27        来源:新华网

    统一进口价和大幅缩减铁矿石进口资质,是以计划经济手段解决市场经济问题,实不足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8月17日公布,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与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FMG,对2009年度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粉矿比2008年降35.02%,块矿比2008年降50.42%,较此前力拓与新日铁达成的价格要低。
  此前,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铁矿石谈判僵持与力拓“间谍门”,两件被指机关暗通的事,现在有了初步结果。但其扩散效应显然远未了结。
  胡士泰的一个贡献是,为中国急须整肃铁矿石进口渠道提供了有力佐证。不过若这种整肃以全国统一价格以及大幅度缩减进口资质为手段,或可防范“间谍门”,但必会滋生“贿赂门”。
  力拓“间谍案”曝光后,据传,在政府支持下,中钢协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将缩编国内现有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力度之猛前所未有,有说要缩减到20家之内的,也有说要缩减到10家之内的。目的是便于监管,提高铁矿石进口集中度,加大中国钢企对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
  资质压缩其实一直在进行。2005年中国具备铁矿石进出口资质的企业为523家,目前为112家,但铁矿石进口成本逐年攀升,并未见其效果。诚然,2008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涨至每吨160美元时,国内无序进口铁矿石,导致码头、港口和货船挤压过两亿吨,随即而来的价格急跌造成钢铁企业全年利润损失殆尽。然而,“无序”是中国钢铁业众多沉疴的一个结果,如将其当作病因,痛下价格垄断猛药,非但事半功倍,而且是一种向旧体制的倒退。
  1990年代之前,中国铁矿进口都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必须统一进口, 后来逐步放开。2002之后,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铁矿石刚性需求不断膨胀,才制造了现货与长协两种价格体系的分裂:长协矿不能满足全部需要,缺口只能由随行就市的现货矿弥补。过去6年里,长协与现货并存,铁矿石价格并没有完全在市场体系中运行。
  中国常常抱怨无法掌握铁矿石价格话语权,实际话语权一直都在我们手中。不久前,澳大利亚西澳州州长科林·巴奈特访华时曾说:澳洲需要中国,超过中国需要澳洲。此言不仅仅是客套,中国作为超级买家的垄断地位比任何矿石供应商更突出。但现实是中国并没有利用好这种地位,6年中将大量资金用于扶持过去并不具备竞争力的供应商,例如印度和中国国内的低品味矿山。过去由于品味低,开采难度大,来自它们的产品不受青睐,正是中国的胃口才令这些矿石生产商通过现货市场获得了暴利。同时, 2008年下半年之前,现货价格远远高于长协价格,112张资质对应的是上万张等米下锅的嘴,将长协矿以现货价出售,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
  当前铁矿石进口秩序混乱,根源在于供需矛盾孕育了两种并存的价格机制,从中产生套利空间。若将进口资质收缩到狭小范围内,实现一张嘴对外,一个价格对内,可能是个美丽的梦想。今年6月份以来,中国钢铁工业似乎又进入一个火热阶段,对铁矿石的刚性需求并未削减,呼吁多年的兼并重组也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这种背景下扎紧入口,无疑等于放大了套利空间,将权力集中在极少数贸易商和生产企业手中。理论上,它们可以公平分配手中的进口矿石资源,但实际操作时,中小钢铁企业难免望梅止渴,经过中间的层层环节,将滋生多少腐败不难想象。

  相关稿件
· 进口铁矿石现货价加速下跌 2009-08-25
· 铁矿石谈判:网民认为押宝FMG“太天真” 2009-08-20
· 广东7月铁矿砂进口量价齐创新高 2009-08-19
· 从铁矿石谈判反思中国发展模式 2009-08-18
· 铁矿石谈判,谈来谈去躲不过需求 200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