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首份财报泄露的秘密
    2009-08-13    作者:阿西    来源:上海商报

  8月7日,广为关注的中投首份年报精致出炉。年报显示至2008年底,中投的现金管理产品占比高达87.4%,股权类投资仅占3.2%,固定收益类占9%,其他占0.4%。由于全资子公司汇金在国内银行长期股权投资获取的高额收益,以及留存大把现金躲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虽然其海外投资仍然亏损,但公司2008年总资本回报率为6.8%,1580亿元人民币比众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大幅缩水要好看得多。

  诸多财经专家和媒体都在认真分析这份年报。嫉妒者说汇金救了中投,这大多是海外的人,他们嫉妒中国国内市场救了主权财富基金的中投;不满意者说中投海外失手,这当然是国内那些好高骛远,想海外收购的人。
  较为理性的人——比如路透社就说“中投成立历史短暂,中投去年的回报率确实比世界上很多主权财富基金都要高。这一方面得益于中投侧重于关键公司和行业的谨慎投资,未涉及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工具;另一方面,中投的大量资金投资在表现优于国际市场的国内机构,亦有成立较晚躲过金融危机的运气成分”。但上述言论均言不及义,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中投存在的目的。不过这或者不是这些分析家的责任,因为按照中投自己对公司的定义,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年报分析。
  在中投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中投对自己的经营宗旨有明确的说法:“持有、管理和投资其受托资产,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努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坊间把中投看成是神秘的公司,恰恰是在这份清楚明白的宗旨说明上。要是结合年报看,也许中投公司自己都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虽然看起来它有那么多现金,可以干很多很多的事。
  众所周知,中投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了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以此钱款,中投公司独立经营,自主决策,基于经济和财务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对股权、固定收益以及多种形式的另类资产进行投资。
  但一看中投的年报,就发现中投没有什么投资,都是现金。尤其是中投没有什么海外的投资。
  比如年报说,在2007年对佰仕通3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和其他分散的1.2亿美元的基础上,2008年新增投资48亿美元。也就是说号称独立经营、在全球范围第一业务要对股权投资的中投,其两年来投资不到136亿美元,占整个注册资本的6.8%——现在这个比例还下降到3.2%了。这看上去是谨慎,说白了是不会花。因为中投每一笔投资都曾经在市场上得到过评论。比如对佰仕通,吵到今天都没有结果,不知是好还是坏。
  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问题不在怎么投资上,而是中投的定位到目前为止都不清晰。因为中投的成立,不是中国有了海外投资的经验,也不是中国缺乏海外投资的平台。事实上中投的成立,不管市场怎么看待,不管监管层的动机如何,都是在为如何消化规模已达2万亿美元、还在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做准备。假如两年来,中投海外的股权投资战绩辉煌,那么财政部再发行15500万亿特种国债再购买2000亿外汇储备也是可行的。即使财政部不出面,由中投单独发行股权投资基金,购买外汇储备也可以。
  这样本来在外汇管理局账面的美元资产就有其他去处。可惜的是中投不会花钱,最大的投资还是固定收益产品,但这是什么呢?若从外汇角度看,是美债吗?不是美债它买了什么?没有公布我们不知道。但固定收益产品是中投最大的投资,这和外汇储备买单一美债没有区别。
  至于中投最好的投资是汇金,但汇金成为中投最好的投资和中投的本事无关。因为汇金本来就比中投成立早。要是这么一想,现在看来神秘的中投并不神秘。因为其年报的秘密只有一个,就是面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财政部是犯愁的。现在放到中投口袋里装了两年,未必好过在外汇管理局。因为它们也许除了只会买美债外,其他的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相关稿件
· 中投公司大可不必沾沾自喜 2009-08-11
· 中投公司首份年报境内赚钱境外亏 2009-08-10
· 光大银行:获中投证券企业年金业务资格 2009-07-17
· 中投公司宣布追加购买摩根士丹利12亿美元普通股 2009-06-26
· 中投帮大摩向政府赎身风险很大 200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