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8-05 李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
山东钢铁集团“叫吃”与通钢钢铁躁动,是目前中国钢铁业重组的具体案例。对照两种失衡,从中都可见到当地政府活跃的身影。日前有报道称,作为国有独资公司而且亏损的山东钢铁,正在重组盈利较丰的日照钢铁,这通常理解为“国有化汹涌”。 从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钢铁业的产能问题一直被决策层所关注。而今年铁矿石谈判的“久拖未决”也被普遍认为是国内钢铁企业分散的原因。在此情况下,钢铁业的大规模重组治理意愿越来越强烈。目前,已有10省市发布了钢铁专项振兴规划,每个省市都准备打造大中型钢铁企业。以山东为例,该省计划培育山东钢铁集团成为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同时培育3~5个专业化中型企业。 地方政府的钢铁振兴规划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产业链长而庞杂;另一大特点是,本地钢铁企业重组趋势明显,排斥外地企业重组本地企业。这种“近亲结婚”和“家长包办”的重组模式,可能会削弱优势企业竞争力水平。 对山东钢铁来说,重组日照钢铁是办法,也不是办法。
重组日照钢铁的目的必然是做大做强,扭亏为盈,使之发挥规模化效应。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做大做强的途径之一是合并。但合并不应是政府操刀,而是市场竞争压力或企业利润最大化动力推动下,企业自己决策的结果,以大吃小。
此外,从税法角度考虑,一些长期处于高盈利状态的企业,可以兼并一些亏损企业,以减少其应纳税所得额,达到节税目的。大型集团企业,可以采取汇总、合并纳税的方式,用盈利企业所得冲抵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减少应纳所得税额,取得最大的纳税补偿收益。
但是,山东钢铁亏损与日照钢铁盈利的数额反差太大。今年一季度,日照钢铁已经走出了亏损,实现利润6亿元。而山东钢铁在去年整合济钢、莱钢后,今年上半年共亏损12.85亿元。 山东钢铁2008年3月挂牌成立至今已一年有余。其董事长公开表示,因为管理体制不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山东钢铁的集团化运作进展极为缓慢。连管理体制等诸多制约因素都未消除,山东钢铁能否通过重组日照钢铁而得到盈利?小吃大,是否易消化不良? 中国企业的通病是,习惯于靠重组或新的人事变动来谋求企业有新的发展。靠重组发展多元化,靠重组扩大资产规模,靠重组树立行业地位……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光靠重组。企业重组兼并是竞争的某个阶段,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资源流动到更有效用途的过程。但资源只有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有偿转让,才能增值。一个企业在兼并另一个企业时,需要考虑它付出的成本和好处,重组的过程才是效率提高、资源增值的过程。 政府操刀的重组,对企业竞争力和效率提高效果并不明显。这些年来,政府操刀国企合并之事一直存在,既有过“强弱组合”,也有过“强强组合”,从电力、电信、民航业,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人提出中移动与铁通重组的“成功”案例,但需要正视的是,排在税收前几名的石油、石化、烟草、电讯等都是行政性垄断企业。其重组兼并,无非是更多地占有市场资源,盈利高靠的不是重组,而是原有的行政性垄断地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