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城市居民用水价格“涨”声一片,触发社会对价格波动的敏感神经。
作为参与政府水价改革方案设计的专家之一、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中国目前居民用水价格还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城市居民要做好水价继续上涨的心理准备。
从1992年8月至2006年1月,兰州市居民用水价格有7次调整。但是兰威水务公司似乎陷入“涨价-盈利-亏损-涨价”的怪圈。上海、武汉等地的水务企业也是如此,累计数亿元的亏损赫然在目。但问题是,这部分亏损就应该由老百姓来埋单吗?
“关键是水价构成弄不清楚,成本计算更是看不明白,老百姓怎么会愿意掏钱埋单。”中央党校教授曹新说。
点评:如果说水对生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它究竟应被视为人类的基本“需求”,还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如果水定义为“需求”,资本便可以通过市场借由供水来谋利。如果水被定义为“权利”,那么政府则应负有保证人人有用水权利的责任,而商家却不可能从中获利。
这样的诘问在眼下的现实面前已显苍白和多余。因为在强大的资本力量压力下,水已经被定义为“需求”,而不是人的基本权利。因此水可以经营,也因此水被称为“蓝金”。我国城市的生活用水也已经作为世界上最后一大块“蓝金”而成为国内或国际资本的猎物。可以预料,在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下,眼下上涨中的水价只不过是将来水价的底部。
对于水价一再上涨的现实,老百姓已经默认,因为他可以不买车买房,却不可以不喝水。老百姓最后的底线是:我可以掏钱,但你得让我掏得明白。否则,水价的不断上涨将会给地方政府带来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