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某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出《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的帖子,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与一工业公司签订了自己的《就业协议书》。而自己连这个公司都没听说过。随后,“被就业”一词迅速蹿红互联网络,矛头直指虚高的高校就业率(7月23日《东方早报》)
被字句式的每次蹿红,总会戳穿一些戴着温情或是虚高或是伪善的面具,正如“被娱乐至死”揭开了高墙之内“躲猫猫”的荒诞,“被就业”则狠狠地撕开了高校捏造就业率的虚假,金融危机之下就业的严峻形势与“今年的毕业生总量达到了历史新高,为611万人,就业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4万人,就业率达到了68%”的“大好形势”同时存在所遭遇的质疑在“被就业”被泛滥成提高就业率的潜规则时,唏嘘之余又还能慨叹什么呢?
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被字闹剧,可以掩盖就业颓势,但却无法消弭“被就业”者漂泊的身影;可以缓解高校的就业指标压力,但却加剧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积怨;可以提高学校就业短期声誉,但却是对学校诚信名誉的长期硬伤。但为何这种弱智的把戏频频上演呢?在其背后究竟有多少推力呢?
教书育人的高校为何要置诚信于不顾,为一堆数据煞费苦心呢?毕竟“被就业”其实就是一种就业欺诈,学校随意捏造学生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公司作为就业接收单位,其目的无非就是要提高就业率,含有水分的就业率一方面可以让高校向上级主管部门交出满意的答卷,完成这份答卷就意味着高校将得到更多的招生指标,更多的资金和项目,高校领导有更好的升迁前景等等,而高校主管部门正是用这些富含水分的数据向更高政府部门宣扬其政绩:就业政策市如何落实到位,高校办学质量是如何之高,大学生受到社会何等欢迎等,总之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人人安居乐业。
对地方政府而言,好看的就业率数据也是其向上汇报其解决大学生就业是如何高度重视、如何执行有力等政绩的有力证据。于是乎,从高校到高校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都对虚高的就业率数据持“友好”态度,如此“政绩观”让他们在教育质量的评价,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逐渐迷失,在这样的一条利益链条上,每个环节都宁愿自欺欺人,都不愿意正视业已存在的问题,这也就不难理解,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该部门掌握的情况是“虚假签约是个别现象”。
掌握着教育资源的高校、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乃至地方政府都成为了虚高就业率的大力推手,问题的源头在于教书育人的高校由于缺乏其独立性,在资源上过分依赖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而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又简单地以“就业率”作为政府部门确定高校拨款、招生计划的“硬武器”,由此看来要避免这种“掩耳盗铃”被字闹剧,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保证高校的独立性,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上,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其次政府部门应主动放权,厘清其与高校不同的分工,在对高校的评价模式上应避免简单的数据攀比;问题的源头在高校,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却在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让就业数据,真正为教育发展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