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重数字农民工培训费焉能不变肥肉
    2009-07-08    本报记者:周之江 王丽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仿佛是果戈理笔下“死魂灵”故事的现代版———弄来农民的身份证登记签名,随便找人糊弄几堂课,凭借所谓的“培训登记表”,不法培训机构就能轻易从相关部门处按人头领取不菲的培训补贴。
    2008年,贵州省严厉查处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内的系列“窝案”,一批内外勾结大肆套取农民工培训资金的不法分子落入法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贵州省已立案查处该系列案件150余件、170余人。
    把“黑手”伸向农民工培训的钱,固然罪无可恕,应当严惩,然而在其背后,更值得拷问的也许还有制度本身。
    贵州省有关部门2008年初的一份统计表明:2007年,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资金,就多达1.2654亿元。
    数额如此巨大的一笔资金,一旦管理松散甚至失控,很容易变成不法分子垂涎三尺的“肥肉”。
    不止一位官员谈及这样的“无奈”: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上一级政府部门在拨款的同时,还要下达相应的指标任务,如果不能如数完成,年终考核时很难过关。
    记者接触到的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均表示,他们很难被培训眷顾。对于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而言,一年中返乡的时间非常有限,针对性的培训难以组织。为了完成任务,少数地方甚至由政府部门组织留乡农民参训,而一些不法培训更是借机大钻其孔子,花钱买通手中握有培训实权的官员,上下其手,大开其敛财之门。
    考核只看数字,不重成效;权力过度集中,缺乏监督;管理疏于防范,千疮百孔……“惠农工程”一变而为“腐败温床”不足为奇。
  相关稿件
· 农民工“世袭制”更应消失 2009-07-07
· 恒生银行:携手农民工子弟开展爱心一日游 2009-06-19
· 农民工不增收,企业也难脱困 2009-05-31
· "回迁"企业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图] 2009-05-14
· 返乡农民工陈凡顺的创业故事 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