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当日历翻到7月时,对于上半年的盘点和下半年的展望便悄然而至。就上半年而言,如果说有什么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那么,经济形势的企稳回升、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和证券市场的强劲反弹已是不争的事实。
回顾去年证券市场的单边下跌,许多人都会慨叹,谁能想到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的升幅竟然接近70%呢?就像在去年底的冰天雪地中,各种负面消息接踵而至,惊慌失措的人们大概并不会料到,经济运行会在其后的一两个季度内完成探底回升。 是的,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领先于全球其他市场,中国经济的列车正在复苏的轨道上加速前行。 经济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一季度GDP环比增速出现反弹后,经济刺激政策带动的投资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复苏。财政政策强劲推动,银行贷款爆发式增长,使基础设施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工业生产及采购经理指数也持续反弹。尽管私人部门和房地产投资则仍较疲弱,但后者随着销售量的上升和库存的减少,投资增长已迅速反弹至危机前的水平。 再看出口和消费。5月份,出口虽然继续大幅下跌,但环比已经企稳,订单略有增加。一方面,表明有企稳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显示内需对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 随着实施一系列促进消费措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完善,即便今年的出口量较往年出现大幅度下滑,国内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容小觑。当然,消费不会成为今年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业界普遍认为,政府的刺激政策是这轮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推动力,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影响力可能超过了财政政策的影响。单从资金量来说,截至目前,财政资金投入大约3000亿元左右,假设地方政府也拨付了相同额度的资金,政府投资开支总额也将低于1万亿元。 但在另一方面,今年前5个月的银行贷款就达到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高出3.7万亿元。可以说,信贷扩张的速度大大快于预期。即使新增银行贷款在二季度有所放缓,也仍处于历史高位。现在,6月份的货币供应量还未正式公布,学界的猜测多在1万亿至1.2万亿之间,也就是说,上半年新增贷款可望突破7万亿元人民币,全年新增贷款数量最保守的估计是超过8万亿元。 充裕的流动性给资产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弹药”。但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出于对通胀甚至滞涨的担心,以及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考虑,有关控制贷款增速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说,前所未见的经济增长加速动力来自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踩油门”,那么,现在应该是继续加油,还是松油门,或是踩刹车呢? 从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政策取向。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事实上,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各种情景假设,存在着上行的可能以及下行的风险。随着银行贷款持续增长,房地产投资强劲复苏,假如今年稍晚时候全球需求开始复苏,那么,许多关于今年GDP的增速预测都将有上调的可能。然而,微观层面却并不乐观。由于产能过剩、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盈利复苏迟缓,仍需要一定的信贷支撑。否则,实际需求的疲弱可能会使经济增长在未来出现“W”底。 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特别是国际经济走势还不明朗,外部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金融领域还存在潜在风险,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必须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 可以预见,未来几个月实体经济活动增长可能加速。目前,在经济刺激和银行贷款的持续推动下,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投资者信心复苏,对经济状况的乐观情绪正在急剧放大。通常,财政货币政策要发挥效用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出台政策的时机选择需要未雨绸缪。出于对经济增长前景的谨慎判断,至少在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前,踩刹车,显著地改变政策方向的可能性并不大。7月份,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之时,更多的可能是松油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