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24日说,从技术水平、评价标准以及发展规模角度看,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花力气夯实基础。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24日在此间举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会”上表示,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各地也出现了一批示范项目,但技术集成水平与相关评价标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提高。
“从量上看,我国城市建设每年完成建筑面积11亿至12亿平方米,而其中真正属于绿色建筑的并不多。”陈宜明说。
针对绿色建筑发展中的种种认识误区,与会专家们表示,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逐步推广,我国正逐步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那些没有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障、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高声誉而制造的“伪绿色”将失去生存空间。
点评:诚如专家所言,与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最大特色是“节能为本”,即如果节能指标不达标,参评绿色建筑将被“一票否决”。因此,一味追求高新技术、照搬发达国家的既有技术,不仅会拉高成本,还可能违反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的原则。但是,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所以,不少地产商便拿这一概念说事儿,把自己的楼盘包装得神乎其神,楼价当然地抬高不少。这种“玩法”对于仍处起步阶段的绿色建筑发展来说,好处不多害处不少,实在不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