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钱,差不差文化?
    2009-06-08    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不差钱”的这句小品台词,现在是脍炙人口了。细品剧情,真的点龙虾、鲍鱼时,赵本山饰演的那位农民大叔,还是有点囊中羞涩的,但是两位一心想上星光大道的年轻人一展歌喉时,确实穿云裂帛,一点儿不差文化。
    最近许多媒体报道,中国企业已经着手或者是准备,趁便宜买下欧美的名牌汽车厂家。笔者觉得,以中国企业现在的经济实力和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买几个欧美汽厂,应该“不差钱”,但中国企业有没有经营这些企业的文化实力,不能不让人起疑。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
    据媒体报道说,有意购买欧美车厂的中国企业,买下企业后,计划利用原班人马,继续在当地生产、经营原有的品牌。这样,就遇到一个企业文化问题。尽管欧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行业间的企业文化不尽一致,但它们毕竟有共同的社会文化渊源,有大体相似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跨国公司间,企业买来卖去,没有太大的文化障碍。西方的企业文化,有些是明文成例,MBA课程里讲授的,但更多是可意会,难言传的。中西社会文化渊源差异较大,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刚刚起步,仅就现代工业文明所要求的企业文化来说,中国企业界还欠火候。中国人仅凭“资本”,未必就能驾驭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企业文化。多年前,媒体就曾报道,某大型国企收购了拉美某矿山后,遇到了工潮问题。习惯于工会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团结教育工人努力生产的中资管理者,面对洋工人的工潮,十分为难。
    如今,中国的国企、民企老板成熟多了,但真到海外,也未必能妥善处理类似问题。为赶订单,能靠评劳模、发奖金,动员工人加班吗?为减员增效,能用几万元就“买断工龄”吗?欧美的汽车行业,传统上是工人福利待遇比较高,劳工组织势力强大的行业,美国政府出了那么多钱都摆不平通用汽车公司面临破产的事件,原因之一就是劳工组织要价比较高。
    如果中国企业去海外买油田、矿山,其产品是没有什么文化含量的初级产品。但是,汽车已经深入欧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时尚。汽车的设计、制造和营销,不仅仅需要资金、技术实力,还要相当的文化底蕴。中国的车友间流传一种说法,某款欧系家用轿车外观、性能都不错,但后座有点儿挤,乘坐不舒服。而欧洲设计者表示,那后座本不是为人,而是为爱犬设计的。这可能是个笑话,但形象地道出了中西汽车文化的差别。
    日本人造汽车的历史不算短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开拓欧美市场,但直到石油危机前,并不成功。石油危机后,欧美“汽车文化”有了变化,小型节油车开始走俏,日本汽车这才开上了欧美市场之路。80年代以后,日本人在小型家用汽车的设计创意、生产经营管理等软实力方面已经不输于欧美了,这才在欧美设厂,生产自己品牌的汽车,继续获得成功。而“广场会议”后,日本觉得自己真的很“不差钱”了,要在美国玩文化产业,买下了好莱坞的电影厂,结果铩羽而归。
    中国企业买下欧美名牌车厂后,如果一切照旧,在当地继续生产原汁原味的原品牌,洋老板开不下去的买卖,到我们中国人手里就能起死回生?如果对其注入自己的文化,让其洗心革面,把“悍马”的头安在“铁牛”身上,前景如何,不难想象。
    说到文化,目前中国企业界很流行的一种文化是商业“炒作”。其实早有城府深严的媒体评论家指出,企业高调宣传并购欧美汽车品牌,可能是一种商业炒作。果如此,名不见经传的商家出了名,媒体多卖出几份报纸,读者多了个饭后茶余的话题,倒也无伤大雅。笔者这里大费笔墨,本无意对真心或是假意收购欧美企业这一具体商业行为说三道四。想表达的是,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确实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经济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经之路,而目前世界经济低迷之时,也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利之机。问题是,具体决策输向哪里,输向什么行业、产业时,除经济、技术因素外,必须慎重考虑属于文化层面上的“软实力”条件。能倚我之强,才能取人之弱。这方面,不论是已经先走一步的中国企业,还是已经走得很远的发达国家企业,留下的经验教训太多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