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夫山泉被曝其水源地之一的千岛湖被评定为四类水,该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该项检测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最新(3月19日)一期《中国地表水水质月报》。而此前疑为农夫山泉所操作的康师傅“水源门”事件的诸多策划细节也被披露出来。在2009年4月,康师傅矿物质水再次因添加剂被质疑为“靠添加剂赚大钱”。
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中国部分行业因为市场发育时间比较短,过于强调“营销制胜”,往往忽视了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和精益求精。最终是谁的广告词更炫目更夺人,就更能吸引消费者并占领市场。结果企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各种营销策划上,种种带有科学术语的概念性炒作,掩盖了产品质量本身的诸多考量。而作为消费者一方,还没有培养起严格的消费理性,对于各类新颖和“高端”的广告辞藻缺乏审视与怀疑等免疫力。当前饮料水行业的互相揭短,其实是给了消费者一个培育消费理性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最终给厂商造成质量提升的压力。 部分人认为,饮料水行业的揭短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将降低整个饮料水行业的可信度,压缩市场总容量,因此应该杜绝此类行为。这样的论调很明显是站在企业厂商的利益角度上,而非出于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动机。市场竞争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更多的是避免单一企业过于做大,谋取垄断暴利。企业之间的各种竞争行为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更大程度上迎合消费者需求。企业之间因为先天的利益对立(一方市场份额的扩大则意味着另一方的缩小),有动力对于对手企业的各种经营漏洞进行揭露与抨击,最终达到打压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效果,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规模,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这一过程往往因为媒体的介入而被广泛传播,最终让作为受众的消费者提高了对这些行业内的产品质量的鉴别能力,进而更容易在做出消费选择时维护自己的利益。 对于饮料水行业而言,不妨建议A饮料公司到B饮料公司的工厂多拍些照片出来,B饮料公司可以时刻检测所有关于C饮料公司的水源等,并随时见报公开,以此类推,把对方工厂的环境以及种种生产物流的细节都曝光出来,让信息严重不充分的消费者来评判,这样才是真正有利于构造健康的行业环境。 反之,企业之间相互勾结的后果是,大家对于业内各种黑幕心知肚明,却并不点破,这样做往往是因为自己也是这么干的,揭发对手就等于揭发自己。结果消费者始终看不清行业内的真相,在习惯性地多次消费之后,仍然被各种各样的广告词所蒙骗。市场竞争失去了其本有的内在监督功能,反而为生产商一手把持。最终,厂家联合起来对消费者进行集体性欺骗,结果被蒙蔽被侵害的则是作为“冤大头”的消费者。 推而广之,饮料水行业相互揭发仅仅是市场监督缺位或者不够到位下的一个小例子,消费者应该仔细审视,还有多少行业存在集体性的内幕勾结,玩着“内行人骗外行人”的把戏。站在消费者一方,应该鼓励各行各业内部的企业互相揭短,对进行饮料水行业类似的“不正当竞争”,看透行业的真相,最终迫使各类企业放下潜规则,踏踏实实做好产品,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拥有一个透明可信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