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调整不怕上调就怕跟风
    2009-05-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目前,上海的水价上调已经进入了听证会阶段。在4月27日由上海市发改委召开的听证会上,有两种水价调整方案被提交。同时,北京的水价上调呼之欲出,此外包括沈阳在内的多个城市也在酝酿提高水价。(5月13日《中国证券报》)
  笔者注意到,媒体在报道多省市酝酿水价上调时,用了《水价调整成为大势所趋》的标题,这似乎预示着,新一轮城市自来水价格上调就要到来了。
  城市上调自来水价格当然不全是坏事情。比如北京市,作为严重的缺水型城市,原本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0年完工后,将用上来自长江的水,可现在已经明确要推迟到2014年才能进京,未来5年北京水资源会更为紧缺。因此,前不久北京节约用水大会提出今年将适时调整水价,进一步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调价是正常现象,不可怕,怕的就是出现跟风。人所共知,水价既不存在全国统一价,也不存在全国统一调价,而是不同城市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通过听证后自主确定。因此,北京、上海等提出水价上调,并不等于其它城市水价也同样需要调整。而在城市自来水定价机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水价调整成大势所趋,确有值得担忧的地方。
  首先,听证会的制约、平衡机制能起多大作用?当下,价格听证会在一些地方已变相成了涨价听证会。在此语境下,要想跟风上调水价,需要的只是寻找一个堂皇又合适的理由而已。而实际上,寻找一个借口并非难事。比如,水质比较差的城市可以说,为了提升水质,自来水公司在提高技术、改进制水工艺、更新改造方面投入较大资金,将进一步增加未来的运营成本;而水质比较好的城市,又可以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水质好,是因为在技术工艺、更新改造方面投入较大,成本自然要高些。再比如,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当然是水价越高,效果也越显著。
  其次,城市自来水供应实行的仍然是垄断化经营。供水业务是否存在亏损,亏损是否因为水价过低导致,相关的信息并不透明。自来水公司为了达到水价上调的目的,不排除利用垄断地位而“自话自说”,让公众掉入他们事先设好的“成本陷阱”。一旦水价上调的方案获得通过,水费提价的利益很难排除被自来水公司独享的结果。
  还有,虽然城市自来水的供应都通过市场运营,但自来水又有别于普通商品,还存在着一定的公共品属性,不能为了突出节约效果而忽视甚至侵害公众的权益。自来水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有着刚性的需求,即使再贵,居民也还得用。因此,上调水价不能不考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水费提价,看上去每吨增加不过一两元,一般家庭一个月也就20来块钱。但是,水价上调只是物价上涨的一部分,在一片涨声中,低收入家庭如何承受得了?
  广大公众不反对城市水价的提高,但反对在水价上调过程中出现跟风效应。在笔者看来,价格听证会要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要“听”,而且要“证”;不仅要看水价上调的理由,而且要做到信息透明,核实成本的真实性,审查水费提价收益的具体流向。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水价确实需要调整,自然会得到多数人的理解。
  相关稿件
· 调整水价谨防损害民生利益 2009-05-07
· 水价调整如何兼顾节约资源与成本 2009-04-29
· 上海举行听证 讨论水价上涨 2009-04-28
· 上海7年来将首次上调水价 2009-04-15
· 陕西省将加快推进油气电水价格改革 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