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五一”,沪上423家大中型商业企业3000多家营业网点节日3天共实现零售额23.44亿元,同比增长14.2%;同时创下“五一”节平均日销历史新高,日均销售达到7.81亿元。 这样的统计数据,颇令人欣慰,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影响下。它一方面说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公众对于流感疫情同样保有理性的判断,那套“公开疫情会导致社会恐慌”的说法是不足取信的。而站在政府的立场,这样的成绩自然更是刺激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充分证明。
然而我以为,这容易导致陷入一种简单乐观而缺乏客观判断。 不避讳地说,我向来对这种统计速度奇怪且“增长方式”怪异的黄金周经济数据统计,持高度怀疑的态度。事实上,从一些地方历年来对黄金周经济数据的统计实践来看,很多统计数据都是估算出来的。比如东北某省旅游局假日办负责人就曾向媒体坦言,是“以本省的几个著名景点为样本,根据这些景点的实际客流量和收入来估算全省的总数”,同时,“为了不在国内同行面前丢脸,也对上级部门有所交待,本部门的主管领导通常授意以上一年的数字为基数并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有所增长’”。 退一步说,就算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类似“每天7个亿”的销售额也颇值得玩味。我们知道,商家很擅长玩一些增加销售的促销手段,黄金周、小长假更是商家们的共同目标,竞争之下,通常会有比较大的优惠幅度,消费者也乐于在此时选择消费。当“五一”从大长假缩短到小长假,一些预算之内的公众消费自然会呈爆发态势,此时日均销售额出现增长,不过是公众追求物美价廉的必然结果而已。 但是,无论黄金周期间销售额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其实只是一种“吸附性”的增长。黄金周期间的消费猛增通常是以平常时日的消费减少作为代价的,它很少是一种额外的消费增量,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因而相当有限。 单纯统计一个黄金周或小长假的零售额,然后简单比较其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增长率,并试图以此来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不够科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