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寒潮侵袭以来,许多美国大公司不得不压缩开支、减薪裁员。在这种困境之下,不少美国大公司不仅没有降低研发开支,而且一些公司还逆市增加研发投入。 《华尔街日报》日前公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在除汽车和医药企业外的美国28家大企业中,2008年第四季度收入虽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7.7%,但研发费用只微幅下降了0.7%。其中,微软、IBM、波音、杜邦、卡特彼勒等许多巨无霸企业研发开支还出现了明显增长。 以软件业巨头微软为例,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收入基本保持不变,但研发费用仍达到了22.9亿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21%;而英特尔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利润下降了90%,但其研发费用仍达到13.2亿美元,大大高于前一年同期水平。 许多美国公司都强调,它们之所以力保研发开支,是因为过去的经济发展规律都显示:如果要想在经济复苏时展现更大竞争力,就必须在经济困难时期保持研发投入。这一规律,在过去的经济危机中也显露无遗。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1999年至2002年,苹果公司收入虽下降了6%,但研发费用则增加了42%。2001年底,苹果推出了新产品IPOD,该产品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同,并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为苹果公司获得巨额的利润。 更远一点,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化工业巨头杜邦公司正是靠加大研发投入,随后开发出尼龙等新产品,颠覆人们对衣服的传统概念,也为该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由于新技术商品往往需要1到2年甚至更长的研发时间,因此企业在困境中能否未雨绸缪就显得异常重要。作为反例,《华尔街日报》批评说,在2002年摩托罗拉公司曾将研发费用削减了13%,尽管2004年该公司开发出了极受市场欢迎的RAZR手机,但随后几年却没有好的新产品出现,导致其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最大的教训无疑是美国的汽车业。在过去几年,美国汽车业未能在混合动力或电力驱动汽车等新技术上获得突破,而是将重点放在卡车和SUV等传统高耗油的产品上,当油价飙升、消费者习惯改变后,美国汽车业也随即面临更大困境。 即使是一些在经济危机中不得不削减开支的公司,也尽量保证最核心的研发产品获得足够的经费。在去年第四季度,美国惠普公司研发费用降低了18%。但该公司表示,被削减的主要是在一些传统电脑产品的研发开发,而研发创新型电脑产品的惠普实验室费用并未减少。 美国玻璃业巨头康宁公司则明确表示,压缩研发费用是该公司压缩成本的最后一个选择。在去年第四季度,康宁公司收入下降了31%,营销和行政开支削减了30%。为渡过难关,该公司冻结了招聘活动,裁剪了3500个就业岗位,但研发费用基本保持不变。该公司首席技术官Job Miller表示,该公司今年的研发预算为6.27亿美元,与去年持平。 从美国大公司研发费用的强劲表现可以看出,金融危机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各个产业可能重新洗牌的机会。许多大公司早已未雨绸缪,为经济复苏后的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企业的远见,也应引起其他国家企业注意,并学习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