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券别“看上去很美”
    2009-04-20    周游    来源:光明日报
    4月11日上午,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广场,“十几名市民围住工作人员,展台前一些宣传易拉宝、画册全部被掀翻、撕烂,工作人员的几张凳子也被涌动的人群踩在地上……”乍一看,肯定以为这里发生了群体性事件,其实,不过是当地在免费发放旅游消费券。发放旅游消费券用意是让利于民,也可以激发公众出游积极性,进而起到促进消费
、拉动内需的作用。本是好事一桩,却引来如此尴尬场面,我们在呼吁公众素质提高的同时,有关部门是不是也应该反思?
    为了得到本该属于自己的消费券,普通公众费时费力甚至面临危险,确实不值得,更不值得的是,对于这些消费券,争取者中却只有极少数人有使用计划,大多数人都抱着“先领了再说”的想法。于是,拿到的人不需要,需要的人到处求。网上搜索“旅游消费券”,就会看到上面发贴求购者众多,兜售者也大有人在,而记者暗访时发现,个别小贩的“存货非常可观”。
    今年初,以南京发放的乡村旅游券为开端,长三角多个旅游城市开始发放“旅游消费券”,期望通过这种让利的方式提振旅游市场。随后,北京、山西、四川、武汉等地也纷纷加入发放旅游消费券的行列。这些地方派发的旅游消费券,总额度从一两千万到上亿元不等,使用范围涉及景区门票、购物、餐饮等多方面;而发放方式也各有不同,除了现场随机派发,一些地方还通过抽签、邮寄等方式分发;在发放的过程中,各地区之间也常常大打“友情牌”,你送我五百万,我还你一千万,出手大方,投桃报李,一派喜人景象。
    各地方自作主张的免费派发,场面虽然轰动,但考虑到针对性不强,与“理论效果”相比,其实际拉动作用很值得怀疑。因为,越是在消费紧缩的时候,公众消费行为越理性,对于这些“免费午餐”,他们考虑的问题可不只是省下多少钱,让利是否明显、使用是否方便、服务是否因此变差都是其考虑因素。而发放旅游消费券效果明显的杭州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从2002年就开始的西湖免票策略。而在当时,全国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景点,都争着把门票提高到了上百元甚至两三百元,让普通公众望而却步。这样看来,发放旅游消费券实际上就成了一个“似我者生,学我者死”的营销策略。
    如果不关心公众的现实需求,而是花很大工夫去投下看似数额巨大却不知去向的消费券,然后,就坐等繁荣景象。这种想法不知道真的因为“很天真”,还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因此,我们在发行旅游消费券之外,还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公众,从而让旅游消费券不再是“看上去很美”,真正起到提振信心拉动内需的作用。
  相关稿件
· 各地纷发购房消费券效果存疑 2009-04-20
· 国内部分地方纷纷发放购房消费券效果存疑 2009-04-20
· 山西春季版旅游消费券6日起发放 2009-04-07
· 千万元航空消费券能否点燃我国旅游市场? 2009-04-02
· 专家表示:可否发行全国通行的旅游消费券 200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