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外部环境近期难有起色,政策面需要考虑已有政策是否能够避免经济二次探底。现在的问题不在货币金融领域,而在实体经济。在私人部门自发增长的动力启动前,政策力度不能减弱。将刺激重点转移至公共领域和启动内需,增加低收入阶层救助等等,中国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或许不如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集中,但对于经济结构的平衡将更有意义。
随着北半球气温的转暖,身处其中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开始憧憬着实体经济复苏的到来。相比之下,中国更有理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尽管如此,政策面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宏观指标显示,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仍处在最艰难时刻。美国的失业率指标创下26年来新高,欧元区去年第四季度GDP修正后环比同比降幅均为199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而日本经济的最近表现看上去在向上世纪九十年代“失去十年”全面回归。不过这些数据并没有改变包括美联储和IMF在内的预期:发达经济体将在明年上半年复苏。 与此同时,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出现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并且现在已经在渐渐企稳:3月新增信贷规模很可能再度使人瞠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指数连续4个月反弹,已经达到了50以上的水平,此外房地产市场成交出现活跃态势。这些积极的信号显示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已成功避免了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在此,笔者想再次强调,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企稳迹象,并不表明很快将迎来经济全面复苏。现有的政策主要刺激了大中型国企以及与政府项目有关的投资,还没有充分带动消费和私人投资的活跃。这一点也反映在数据上。3月下旬全国发电量同比下滑2%左右,整个3月全月发电量则同比下滑0.7%。此外,法国里昂证券公布的3月份PMI指数不增反跌,考虑到样本范围,这一变动反映了中小企业,特别是与外贸、出口相关的中小企业仍在收缩。 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领域已经出现了根本性改观势头,这得益于各国央行对“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充分发挥。这为实体经济复苏提供了必备条件,但实体经济并不一定会随之同步改善。央行花钱可以稳定金融市场,也可以制造通胀。但这对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还是不够的。在企业和家庭去杠杆化的背景下,央行的钱难以充分进入实体经济,化作生产力和购买力。简单地说,实体经济还需要有人充当“最后借款人”。 尽管不少人预测,金融海啸第二波第三波正在或者即将来袭,但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正在一天天变小。自从雷曼兄弟事件之后,各国政府就已经认识到,大型金融机构必须保住。底特律也许可以牺牲,但华尔街却不能。应该相信政府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它掌控着印钞机。新的钱能填上旧的窟窿,无论这些窟窿有多大,只要政府有决心。而现在政府刚好就是有这样的决心。 可是,实体经济却没这么好对付。否则,危机就太容易处理了。如果企业和家庭不光顾银行,银行里就是堆满了钱,也于事无补。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事实上也很可能发生过。就是在70多年前的美国大萧条期间,许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存放在联储的准备金也是可观的。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可能只是危机的结果而不是危机的原因。市场上的钱变少,央行收紧银根不是唯一可能的原因,市场自发调整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原因在于,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后企业和家庭财务状况和预期的恶化。当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大幅缩水后,曾经光鲜的财务报表很快就会显示出资不抵债的尴尬。此时就是利率再低,企业唯一想做的,也是赶紧还钱削减债务,而不是借钱增加债务。结果,要想打破经济紧缩链条,就需要政府作为最后借款人挺身而出。 在全球范围内还看不到大多数政府在这么做。增资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职责仍是稳定金融,德、法等国拒绝更大的经济刺激方案,也就是拒绝同时扮演最后借款人的角色。就国内而言,尽管中央政府和国有企业可能支配了巨量新增贷款中的相当大部分,但中国政府这样做的确好过无所作为。中国市场上,有最后贷款人,也有了最后借款人,率先复苏也就是情理之中。 在接下来两个季度里,中国经济有望缓慢回暖,回暖的力度不会太大,因为在这段时期,其他主要经济体很可能仍难有起色。如果今年年底明年初,全球经济开始恢复增长,那么中国经济就有望迎来全面复苏。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相对乐观的路径。现在,仅仅有金融和国有部门的企稳,在取得私人部门的互动之前,全面复苏就难以出现。 眼下,市场上正密切关注政府是否会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国内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时刻,但笔者以为,这不表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已失去目标。首先,鉴于外部环境近期难有起色,政策面就需要考虑已有政策是否能够避免经济二次探底。应该说,当前经济的稳定局面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国有部门增加投资,出口和私人部门仍没有明确的积极信号。在私人部门自发增长的动力启动前,政策力度就不能减弱。其次,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之所以仍有必要,还因为刺激重点必将转移至公共领域和被用于启动内需。这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是增加投资来稳住经济,与欧美将医疗教育等公共领域、以及增加低收入阶层救助作为政府投入重点相比,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 就具体政策而言,各方对下调“双率”(利率和准备金率)充满期待。但考虑到货币供应处于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信贷增速规模巨大,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和空间不会很大。现在的问题不在货币金融领域,而在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更可能在此充当一个风向标,随之而来的将是政策框架以及各类细化政策的出台,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引导向实体经济部门尤其是公共部门。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或许不如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集中,但对于经济结构的平衡将更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