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垄断比公布细则更重要
    2009-04-01    宋兆卿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家发改委正在显示其推进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决心,先是进行了新机制下的首次油价上调,继而又公布了定价细则。细则的公布对于定价政策的公开透明无疑具有进步意义,然而在需求低迷之时上调油价,这本身也说明当前的定价机制仍不尽完善,按成本定价无法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真正的市场化定价还要靠进一步破除垄断引进竞争来实现。
  我国去年12月19日启动了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采用的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的按照实际成本确定的最高零售价格。按照这一机制,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重新回到50美元之时上调国内油价也属合理。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原油价格回升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走软造成的,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之前原油市场的需求很难提升,这也决定了今后的油价将难以摆脱宽幅震荡的格局。因此按照新机制对油价进行及时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若果能如此,则今后的油价调整将趋于公开透明,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市场预期,从而稳定市场。只是新机制中“国内平均的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具体概念,还有待进一步公开。
  此次油价上调令很多人颇感意外,毕竟当前国内成品油的库存压力正在加大,而需求仍显低迷。工信部部长李毅中3月初曾表示,2月末全国成品油库存量1485.23万吨,同比增长了36.3%。实际上国内市场一直存在“买涨不买跌”的怪现象,此番油价上调在客观上反而可能鼓励更多批发商增加库存,有助于缓解炼厂承担的库存上升压力。只不过在经济真正复苏之前,这种现象显然不能转化为真正的有效需求和最终消费。而相关人士也认为,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性的调整油价并不妨碍之前的降价促销。
  国家之所以对石油资源进行控制,是为了防止油价过高或者过低影响能源供应安全,从而达到保障经济安全的目的,其初衷可谓甚善。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也表示,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对市场竞争国家是支持的。但问题在于,两大石油巨头凭借其垄断地位总是能将价格定在最高价上。事实上,在此次调价之前,两大石油巨头已经在国内众多地方“联手涨价”,而价格上调之后更是进一步提高了批发价格,从而压缩了采取降价促销策略的民营企业的盈利空间,迫使其随同提价。所以说,石油资源垄断不破除,则市场化定价无从谈起。成品油定价机制真正要与国际接轨,关键是要破除垄断,在国内成品油供应商形成充分竞争的前提下,由市场供需来决定成品油价格的高低。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一方面要由市场供需来决定价格,一方面要由政府调控来维持稳定。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挥作用,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正道所在。
  相关稿件
· 发改委价格司:国内油价再次调整并将常态化 2009-01-15
· 国际油价节节下跌 国内油价为何迟迟不降? 2008-11-20
· 国内油价是否已有下调空间 2008-09-18
· 下半年国内油价或将上涨 2007-06-27
· 国内油价下调是发改委的小幅试水 200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