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局3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末,上海商品房空置面积已达到创纪录的1211.75万平方米。上海市一开发商披露,面对居高不下的空置率,政府在1、2月低谷之时,开始采取真正的托市措施。
媒体日前最关注的楼市现象是“小阳春”,即量价呈现回暖迹象。这一怪象出乎不少人的预料。无论是从当前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经济大环境来看,还是从目前处于高位的房价水平、供大于求的供求关系来观察,楼市“小阳春”现在出现得不是时候,也违背了常识。 探讨楼市“小阳春”的成因,有的观点认为是救市政策效果显现、开发商降价销售、政策性住房集中推出等原因,还有的观点认为是刚性需求报复性反弹。而来自上海的消息给我们揭露了楼市
“小阳春”的又一成因——政府托市。一方面是托房屋交易量、托房价,另一方面是托土地交易量和土地价格。也就是说,楼市“小阳春”不是市场自然形成,而是人为炒作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政府托市的演出,主演不是政府而是国资房地产公司,政府扮演的是幕后导演的角色。显然,通过国企来团购商品房和买地,既躲避了公众目光,也便于操作。但在我看来,政府这种曲线托市行为十分不妥,用纳税人的钱来哄抬房价,再让纳税人来承受高房价,这是对纳税人的多次伤害。 这意味着,政府不仅通过政策公开救市,而且利用国企团购隐性托市。这必然打乱了楼市正常的调整秩序,有可能反而延长了楼市的调整期。按理说,楼市的理性调整,是开发商与买房人之间的博弈,政府的职责在于营造一种公平的博弈环境。而现在的做法等于政府加入博弈,这对买房人来说极其不公平。 据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顾建发披露,相当一部分住房是被国有开发商团购下用作将来的人才公寓或保障性住房的。从这个角度理解,政府团购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似乎是在购买公共服务。但从政府团购的房屋价格和项目档次来看,似乎不适合用作保障房。即便一部分团购房用作了保障房,那么,另一部分又该用作什么呢? 除了地方政府暗地托市这一内幕外,还有人披露楼市“小阳春”背后隐藏着虚假按揭、虚假交易(有的开发商与地产中介合作造假)等内幕。据相关报道,一个熟悉楼市内情的炒房人就指出:“作为炒房人,我们当然希望楼市尽快回暖,但是你必须要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而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因此,公众也要看到楼市真相,不要被表面上的“小阳春”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