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广州、佛山不断曝光的“瘦肉精”新闻,种种怪异现象也陆续浮出水面,如检疫合格的生猪却查出“瘦肉精”;近日又有业内人士曝光佛山某肉联厂几年前的黑幕———“瘦肉精”猪照杀不误;人为篡改“瘦肉精”检测表,应付检查……
中毒事故发生不久,检疫“合格”的猪检出“瘦肉精”,于是下令关闭天河生猪市场,接着,嘉禾生猪市场又曝出“瘦肉精”猪。如果再按前例处罚,也关闭嘉禾生猪市场的话,广州人恐怕真的要无肉可吃了。
关闭是个办法,但若要确保食品安全,不管是在生产还是流通环节,严格的安全检测才至关重要。
《广州市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管理条例》第18条规定“生猪产品的品质检验由屠宰厂(场)负责实施”。其中,检测费用的保障和分摊是极其重要的细节之一,包含着许多方面的问题:譬如各个环节的检测(抽检)费用由政府还是企业来负担?如一些检测是强制性的,但检测费用却由企业负担,这样企业出于成本和利润的考量,自然会倾向于尽量少检测,如此要求企业自觉提高检测率并严格检测,无异于与虎谋皮。又如前述条例中规定“生猪产品的品质检验由屠宰厂(场)负责实施”,则企业检验不但要付出成本,还要承担严格检测可能造成客户流失的风险,这样企业何来检测的积极性?况且,这种自我监督的“自检”制度又能多大程度上确保生猪产品的品质,同样令人生疑。肉联厂对“瘦肉精”猪照杀不误,甚至为了应付检查还要篡改检测数据,正暴露了这种检测设置的弊端。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尚待改进或完善之处。
民以食为天,安全比天大。在现行检测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除了积极善后,也应考虑如何在安检环节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监督职责,健全和完善安全检测制度,使之更科学、更细化;该政府承担的检测费用政府必须承担,即使不直接承担费用,也应考虑以税收减免等形式,予以相关企业补偿或激励。尤其要防止的是,在安全检测问题上对企业造成逆向激励的状况,以致令企业不惜弄虚作假、瞒天过海以达致利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