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抛荒危及粮食安全
    2009-03-02    王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根治土地抛荒现象,除了提高粮食效益,增强土地种植吸引力外,基层官员提高粮食安全的责任感也是重要原因。这个观念不树立,治抛荒就缺乏自觉性,缺乏动力。而今,在化解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中,把土地抛荒上升到粮食安全的高度进行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也十分必要。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刊出一篇题目为《土地抛荒为哪般?》的文章称,时下,在一些地方土地抛荒仍然存在。专家研究个中之因除了种粮效益低外,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也是抛荒的原因之一。
  尽管对全国抛荒相关机构没有统一的数据,但抛荒已是不争的事实。土地抛荒现象各地表现不一,有的数年长期抛荒,有的则是一季抛荒。抛荒意味着什么?个中有着复杂的原因,依笔者之见,意味着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粮食领域是近年来时评的关注热点之一,而媒体之所以关注此问题,乃由于把之与粮食安全扯在一起。一些观点之尖锐令人侧目。比如,2月5日有网评云:“外资企业对中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和控制力度在与日俱增,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隐患和威胁。外企并不满足于已垄断中国的食用油领域,它们还要全面控制我国的粮食收购、加工和销售的定价权,意图从根本上卡住13亿中国人的脖子”。应该说网评源于近日海关总署接连发出的预警,对外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表示深度忧虑。在报告中,海关总署称,新加坡丰益国际斥巨资试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资讯,行情)的问题,非常值得各界关注。应该说,出于对问题的探讨,出于对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的关注,提出此现象的出发点应予以肯定。假若把此现象与抛荒相比,恐怕后者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更大。
  记得,面对2005年以来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综合司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14.91亩,有4亿亩地种粮,甚至有部分耕地闲置。那么,这闲置的耕地就等于少收获部分粮食,国家也会由此而产生部分粮食缺口,需要通过进口等渠道调剂补充。可见,土地抛荒才是粮食安全的“第一杀手”。
  外资进入中国粮食行业是好还是坏,理论家与实践家的看法就大相径庭。就以“益海”为例。“益海”进入中国后,人们发现,它带来国外先进的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也带来研发队伍。河北一位市长对媒体称,“益海”从2007年开始在石家庄向周边农民推广优质麦,优质麦的价格每吨比普通麦高150-160元,而产量也是一样。显然,“益海”的引进有利于提高农民耕种的效益。
  当然,笔者指出外资进入中国粮食领域产生变化并非不加分析一概地号召粮食系统向外资开绿灯,而是与抛荒现象进行一番比较。令人玩味的是,面对当前现实,真正危及粮食安全的抛荒现象,媒体似乎很少触及。分析个中原因,除了抛荒现象乃因粮食种植效益低下外,基层官员没有提升到粮食安全这个高度认识才是致命之因。基层官员对抛荒只认为是农民个人的事,没有把它看成是事关粮食安全的事。重要的是,对解决抛荒问题难见提上地方基层政府的议事日程。
  因此,根治土地抛荒现象,除了提高粮食效益,增强土地种植吸引力外,基层官员提高粮食安全的责任感也是重要原因。

  相关稿件
· 改善生态环境 保障粮食安全 2009-02-18
· 农业部:旱情不会影响我粮食安全 2009-02-13
· 专家:干旱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根本影响 2009-02-09
· 北方干旱拷问中国粮食安全 2009-02-05
· 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不是杞人忧天 200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