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重温马克思的“流动人口”说
    2009-02-27    宫希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中,虽未见使用“民工”一词,但关于“流动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的描述和理论分析却不少见。(《资本论》第一卷第728、725页)马克思所指的这部分人,大体上相当于我国今天的“民工”。尽管制度背景和历史条件不同,但马克思笔下的“流动人口”与我国今天的“民工”,其存在状态和运行机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不妨把他们都简称为“民工”。
  如何分析今天的“民工”现象,如何对待“民工潮”,人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人颂扬其为社会转型的必然潮流,有人诅咒其为涌向城市的一股祸水。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我国城市就业压力加大,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正成为政府工作的首位。如何破解“民工”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能站在城市利益的立场上就事论事,必须站在全社会利益的立场上用大视角来观察和分析。这方面我们不妨学学马克思当年是怎样看待“民工”的。
  我国今天“民工潮”中的弊端和造成的社会问题,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的“流动人口”中,几乎都存在。《资本论》中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描述是非常详尽具体的。“由于资本和劳动的大量流动,一个工业城市的居住状况今天还勉强过得去,明天就可能变得恶劣不堪……衣衫褴褛的爱尔兰人或者破落的英格兰农业工人就会像蝗虫一样成群地涌来”。“他们是资本的轻骑兵,资本按自己的需要把他们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这是一支流动的传染病纵队,他们把天花、伤寒、霍乱、猩红热等疾病带到他们扎营的附近地区”。在这些人中大量产生“粗野的放纵,漫无节制的寻欢作乐和极端伤风败俗的猥亵行为……帮头常常在下流酒馆里畅饮到囊空如洗,然后酣醉而归,左右各由一个彪悍的女人搀扶着,走在行列的前头……”。从以上引证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当时“民工”的生活状况描写得真可谓淋漓尽致了。
  马克思尽管历数了“民工”中存在的众多缺点和问题,但他绝不是以一种“贵族”式的眼光鄙视、讥讽、挖苦他们,把他们当作“下等人”和“社会渣滓”来对待,而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透过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这种高屋建瓴、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孤立地看待“民工”问题。随着工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的节节胜利,大批农民游离家园,流向城市,是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批农民涌进城市和工业领域,具有必然性,不管它暂时产生多少阵痛和负面影响,其历史进步意义将永载史册。
  第二,必须站在客观规律的高度来认识“民工”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通过对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我们研究今天的“民工”问题,也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象描述上,而应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注重揭示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第三,要看到贫富差距过大引起的社会后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资本积累的对抗性质,将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虽然还谈不上阶级对抗问题,但民工微薄的收入、恶劣的工作环境、受歧视所忍受的煎熬,与老板、包工头、大款、吃回扣者以及贪官的腰缠万贯和奢侈豪华所形成的鲜明对照,已极富风险性。我们不能无视这种矛盾的积累和激化,应采取积极化解和防范的措施。
  相关稿件
· [随笔]想起马克思 2008-10-31
· 马克思同乡爱上毛泽东故乡 2006-11-20
· [随笔]也谈企业社会责任 2009-02-20
· [随笔]两个高管之“生死”结局 2009-02-13
· [随笔]钢铁大王的三步走 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