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信贷市场日趋谨慎,资本市场为什么热火朝天?央行机关报最近接连唱多资本市场,“当前股市何以不忧跌”、“2009年我们需要一个强劲的股市!”等激奋人心的报道刺激眼球。
央行实际行动已经开始趋于保守而谨慎。 央行官员一再强调,下调利率空间不大。央行23日发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透露了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我国与美国的利率水平比较接近,部分利率品种还低于美国,而目前欧元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总体也高于我国。联想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央行副行长易纲的相关论述,央行不希望大幅降息是肯定的。 鉴于从今年1月开始,银行信贷超预期增长,票据融资大幅上涨,央行2月24日在公开市场发行了800亿元人民币28天期正回购协议,中标利率连续第7次持平在0.90%的水平,开始货币净回笼。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635亿元。 目前央行用回笼货币的方法吸收货币市场的过剩流动性,就像中国贸易顺差过多时所做的一模一样。央行回收流动性有其依据,既然实体经济似乎并不需要如此多的货币,既然票据融资市场的部分利率已经下降如此之多,显示自然利率已经开始下降,为什么还要释放过多的货币呢?并且,在积极财政时期,信贷发放的标准会放松,如果实体经济无法好转,今年发行的贷款过两年就会成为呆坏账,央行为什么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数年之后再来一次闯关式的金融机构改革呢?这不仅是央行的噩梦,更是纳税人和政府的共同噩梦。 如果央行审慎发放货币,为什么要频频唱多资本市场呢?细看有关唱多文章,总体而言,文章阐述的是资本市场走强的好处,论述的是资本市场必须做强的愿望,而不是资本市场必然走强的理由。例如以下语句,“世界经济大国的崛起,始终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的崛起。今天中国的国力已壮大为世界第三,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应从世界第七位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三位。低迷的熊市显然无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崛起,崛起的惟一途径只能是借助中国经济先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基本面优势,率先于全球股市走强”等。资本市场走强有三大功能:可以恢复融资功能,为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可以发挥财富效应,促进居民消费,让中国经济在内需引擎的牵引下快速奔跑;可以解决大小非问题,促使中国资本市场走入全流通时代。既然上述理由是出自于愿望的,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牵强的。 从大道理来说,做强中国资本市场总是没错,不过,做强资本市场不等于刺激资本市场。中国国力强盛历程在资本市场兴起之初,没有理由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必然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比如日本。资本市场的上涨确实可以促进内需,但随之而来的调整期也能够消灭内需。所谓“股市强大就能消除大小非威胁”更是搞笑,事实上,文章所举的那些上市公司与其说是市场战胜大小非的胜利,还不如说是特定时期股市反弹作用到几只股票,有些庄家的水平太高。 股市收益上升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股市,股价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如果上市公司未来收益如此之好,那么,央行应该鼓励银行更多地放贷收取红利,而不应该出于风险考虑约束银行放贷。这无论如何也说不通。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金融机构对未来企业的情况心里也没底,觉得目前大规模放贷不太靠谱。 央行有关官员如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女士在上轮牛市一再提醒泡沫的风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庆幸提前挤泡使中国避免走入美国、日本资产泡沫彻底崩溃的泥淖。请问,那个时候如果做强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不就可以独步全球了吗?为什么要挤出一个熊市呢?关键问题在于,在有关人士眼中,资本市场就是一个用来储、用来挤、用来排忧解难的工具。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之时,央行在强大的压力下只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其中蕴含的风险太大、收效如何难以预料。因此,在央行进行大规模信贷扩张交出第一棒之后,希望资本市场接下第二棒,这样既能满足资金所需,又能缓解金融机构的风险,一举两得。目前34%的可怕的M2增幅,意味着未来几个月信贷必须下降,才能保持均衡。我再次用庸俗的工具论阐释了央行某些人士的振兴股市说,因为没有在大话中,看到对于股市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