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买美国国债势成两难之局
    2009-02-25    刘晓忠    来源:新京报

  在临上飞机结束亚洲之旅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还念念不忘呼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来源(据2月24日《东方早报》)。然而,美国迭创新高的财政赤字以及美国金融机构、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正提高了美国国债及其他美元资产的信用违约风险。

  最近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2月末增持美国国债143亿美元,总量达到6962亿美元。具体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预防性色彩进一步增强,去年中国采取抛售风险较大的美国机构债(如两房债券等)和增持美国短期国债反映了中国加强了外汇资产流动性,其避险投资的偏好得到了强化。但是,单一风险偏好主导下的外储投资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风险过于集中在政府一方。
  若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融资,则美国在继续获得中国等国购买国债的同时,却通过“购买美国货”条款降低国际采购,中国继续为美国提供的融资将难以维系。因为购买美国货条款本质上是美国政府把从国际市场借来的钱用于发展国内贸易,而非国际贸易,导致了国际贸易的萎缩;而国际贸易的萎缩则意味着中国等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外需市场萎缩,从而贸易盈余下降。
  但如中国把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资源类资产或直接购买资源,且中国投资资源的卖方获得的资金用来补充其资本金、增加拨备或者提高负债去杠杆化,也意味着国际贸易的萎缩。毕竟,在金融市场、非居民私人部门财务和居民消费几大要素同时去杠杆化的形势下,国际贸易从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
  由此看来,对于中美两国来讲,美国希望中国继续为此国债提供融资,前提是双方都尽量避免和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否则对中国来讲,买与不买美国国债就不是意向问题,而是能不能买的问题了。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量看,随着外需市场的萎缩,贸易顺差呈现出逐步回落的趋势。新增贸易顺差的增速下降乃至绝对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中国新增美国国债的能力。
  中国买与不买美国国债实际上陷入了一种两难抉择的命题之中。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日益恶化的当前,美国国债是相对较为安全的避险产品,且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及其他美元资产存在稳定出口的可能性;而在外需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苗头越来越明显、美国私人部门和居民等去杠杆化等情况下,不可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及其他美元资产来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
  显然,美国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的缺口的大小及外贸难易程度,不仅反映全球经济风险扩散的程度和烈度,而且与国际贸易的萎缩程度呈现出正相关联。因为从全球经济角度上看,美国贸易赤字下降,意味着其在财政赤字前提下的国际融资难度越来越大。

  相关稿件
· 日经济深陷衰退拟推万亿美元国债 2009-02-17
· 2009年记账式(一期)国债即将上市交易 2009-02-16
· 谢国忠:政府应发行1.5万亿国债 2009-02-06
· 美国债收益率上升是经济转好指标 2009-02-04
· 谁先逃离美国国债? 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