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或是解决就业问题良机
    2009-02-19    信力建    来源:新快报

  金融海啸肆虐有段时间了,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是“谈啸色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许多以前并未察觉到的问题。

  祸起大洋彼岸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影响各行各业,更为头疼的是它致使原本就严峻的就业环境雪上加霜。
  事实上,很多国家老早就意识到就业才是国家的关键所在,像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他们将国民的就业率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施政的落脚点就是就业问题。所制定的其中一个移民政策是,允许你移民到他们国家,条件是你要在本国投资并带动2-3个人就业。
  在中国,农民有地耕就当成是就业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现在一谈到需要解决就业的人群,就是大学生和外来工,这两个群体加起来最多也只是1亿左右,其他9亿农民并没有受到就业政策的眷顾。
  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价格低贱等方面的牵制,大批农民放弃从农,而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认为出来打工比在乡下耕种要好得多。农民也是国民,应该同样享受平等的就业待遇,而不是忽视他们。在国民平等问题上,要逐步废除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城乡差异、身份差异等方面的政策失衡。
  我们看到,这次金融危机令多少企业、工厂接连倒闭和破产,波及工商业、加工业、作坊工业等。于是意识到,工商业才是提供就业渠道的主要和正确的场所。
  过去就业范围很狭窄,要么是机关干部,要么是国有单位职工,或者是为机关服务等不创造实际财富的岗位,这些就业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投资。
  使投入有实际产出,就业的有实际收入,有效投资而带来有效就业才是正道。有效投资就是要摒弃不切实际或低回本的投入,而将资源更好地进行利用。
  如可以更多地参与生产建设,投资能产出的实务经济,服务业、农业、商业等等。应对能够满足国民实际需求的可以不断产出的产业进行投资,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早放弃诸如形象工程等虚表繁荣的投入。
  企业作为国家资本汇聚和民生就业的初始门路,越是危机时刻越应该给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越应该保护企业,放宽限制,让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国家财政和民生保障,减轻国家在民生问题上的负担。通过多项扶持政策,让更多的企业得以存活,让资本回流,该产业化的产业化。
  这次被比喻为灾难的金融海啸,也并不是特别可怕。它让我们在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欣喜不已时,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许多不合时宜的体制都显露出弊端来,阻碍经济改革的发展,拖拉贸易开放的后腿,限制的条条框框成了本次解决金融危机的桎梏。
  中国应该趁这个良好机遇,发现问题后懂得分析和解决,把握经济转型的方向,果断地采取措施,废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让财富充分涌流,以减少金融海啸带来的危害。

  相关稿件
· 金融海啸为何撼不倒温州民企 2009-02-17
· 金融海啸将掀破坏性更强第二波吗? 2009-02-17
· 金融海啸里海外留学人才看好中国机会[图] 2009-01-09
· 回家,金融海啸中的“中国机会”[图] 2009-01-05
· 金融海啸刮倒英股市 三大权重板块成重灾区 20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