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标准需要GPS式的精确定位
    2009-02-18    郭之纯    来源:东方早报

    牛年伊始,教育界便发生了好几件很轰动也颇值深思的新闻事件,比如高中文理分科与否引起广泛关注,比如全国首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被叫停,比如云南省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中考,比如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出现“蛋炒饭怎么做”的试题,比如兰州一些家长准备组团状告央视滥播动画片……

    这些问题多数都未能形成比较“一边倒”的意见。比如对文理分科,就有支持、反对和折中等数种意见;对复旦大学的“蛋炒饭”问题,赞者认为这样的面试题体现了素质教育、值得尝试,弹者则以为这是误入歧途、哗众取宠;对“孟母堂”被叫停,对取消中考的建议,对央视播出“涉情”动画片,同样也都是众说纷纭,各持各的道理。是这些问题注定不会有标准答案吗?笔者以为不然。价值的多元化不是让问题变成一笔糊涂账,而是要求从细微之处给问题一个可操作的标准。   
    由此,中国或许需要一场对“教育标准”的深度讨论。此处所称“教育标准”,包括每个阶段的课程标准,包括每个阶段的行为标准,包括对各种类型和形式教育的管理标准,也包括不同教育阶段应该追求的更加细化的具体目标。此外,还应该包括社会各界在教育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比如电视台的少儿动画片是不是该在晚上9点结束等等。   
    为加强对此处所指“标准”的理解,不妨举个例子:特别讲究教育标准的英国(英国专门有一个中央层级的教育视导组织——教育标准局),去年专门就“打孩子屁股”的问题在议会进行讨论,当时的结论是可以打,但不可留下印迹。这便是一种“标准”。这种讨论虽然看起来“见小”,其指导作用却是更加具体有效。
    当然目前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毫无标准,但是细看当前所执行的一些教育标准,总令人有偏于宏大、过于空泛、难以具体操作之感。以中国三年前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为例,触目皆是“热爱祖国”、“热爱科学”、“遵守法律法规”等要求,曾有人将其与美国某州的《小学生守则》作对比,后者尽是“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一类关于提问、请教、请假等具体的做法要求,由此评价中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庄严又神圣,可却模糊抽象,让小学生摸不着头脑”。
    最近教育部抛出关于教改的20个问题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但仔细打量一下,基本上都不是对“教育标准”的讨论,而是对一些教育宏观问题的求策。那些讨论,也许有助于教育大政方针的确定,但具体到教师、家长、学生和教学、考试等本身的热点问题,或仍然无甚具体裨益。   
    细些,再细些;小些,再小些。从细处和小处对教育标准问题不断进行深度讨论,委实大有必要,因为讨论得越深入透彻,一些教育热点问题便越容易找到答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无所适从感也更会大大降低。

  相关稿件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征求意见 2009-02-16
· 《东方网》:改革教育的招生体制和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才是问题的关键 2009-02-16
· 《中国教育报》:“分科无过,应试才是祸首”。 2009-02-16
· 《中国教育报》:文理分科是“撕裂教育完整性的体制”。 2009-02-16
· 英国高中教育不存在文理分科 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