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是如何从美国影响到中国的?
    2009-01-19    戴天宇 林功实 张广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们知道,资本价值的依据是预期利润。预期利润是现实利润的合理延伸,既来自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如果现实利润的增长或实现,开始普遍呈现出黯淡前景,就会广泛导致预期利润下降,资本价值缩水,账面资产贬值。如果这种迹象是突然显现的,没有太多喘息、适应和调整的时间,资本价值缩水速度将会极快,所有者权益固然损失惨重,债权人权益也会失去保障,就有可能引发资本危机,进而牵扯出偿付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等。
    资本危机发生后,在经济循环中“滚雪球”,越滚越大,而后慢慢消融。
    第一个循环,虚拟经济内部循环,预期利润和资本价值之间的互动,即预期利润下降→资本价值缩水→账面资产贬值→预期进一步悲观→预期利润进一步下降……直到悲无可悲,预期不再悲观为止。
    第二个循环,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之间的循环,预期利润和现实利润之间的互动,即预期利润下降→账面资产贬值→消费紧缩→价格竞争更加激烈(通货紧缩)→现实利润下降→预期利润进一步下降……直至降无可降,利润不再下降为止。
    第三个循环,实体经济内部循环,利润主导下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互动,即预期利润下降→成本节约→裁员降薪→消费紧缩→供大于求→生产萎缩→工资收入进一步减少→消费进一步紧缩……直至缩无可缩,消费不再紧缩为止。
    虽然以上对三大经济循环的描绘很粗陋,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资本危机正是透过这种恶性循环,向纵深蔓延,向全球扩散。那么,此次危机究竟是如何漂洋过海,从美国影响到中国的呢?
    危机的传播同样需要渠道,包括人、财、物等,美中之间的经济交往通道,就成为此次危机的传播渠道。
    信息渠道,在危机中传递的既是信息,更是预期和信心。预期具有传染性,虽然预期决定于现实发展趋势,但毕竟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国外的悲观情绪也可以感染国内,“于我心有戚戚焉”。
    投资渠道,危机中双向流量都会骤减,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华投资。仅就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而言,由于全球投资总量大幅减少,即便中国成为投资“避风港”,也只会使对华投资所占比例小幅上升,绝对值还是下降的。
    贸易渠道,透过进出口商品数量、价格上的“双降”传递危机的“寒气”。出口商品中添加涂抹的精神文化因素如品牌、形象等“水分”会被挤出去一部分,回归成本竞争来维持出口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影响相对较小的渠道,如旅游渠道等,不再赘述。
  相关稿件
· [文摘•事件]德国银行坏账黑洞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2009-01-19
· 英国:克里斯蒂拍卖行“瘦身”应对危机 2009-01-19
· 商学院:经济危机下的“避风港”[图] 2009-01-19
· 金融危机使全球一天裁员两万 2009-01-19
· 金融危机不是侵权的"挡箭牌" 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