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强调必须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具体提出了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并完善汽车消费信贷等五项具体措施。 的确,面对全球经济的寒冬,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挣扎在垂死边缘,全球汽车行业整体熄火,作为拉动消费引擎之一的中国汽车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作为亟待振兴的国家支柱产业,汽车业的振兴规划率先出台,一方面说明了汽车行业对消费拉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汽车业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 规划涉及面非常广,从消费到结构调整,从自主品牌到产业重组,可以说,这是一个振兴中国汽车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之策,也是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指导性方案。 就短期的消费政策而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这虽然和业界之前预期的减免幅度有一定差距,但政策的姿态对于鼓舞消费信心还是颇有好处。考虑到1.6升排量以下的车兼有自主品牌和节能的两个特点,政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为了鼓励节能和小排量车的发展,规划从税收到财政支持方面对于新能源车、电动车等给予极大的政策倾斜,这些举措,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汽车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和布局。 可以认为,规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应对金融危机,更是立足于中国汽车业的长远。中国汽车业发展30年,虽然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但自主品牌的缺失、结构失衡、行业集中度低一直是中国汽车业最大的软肋,成为中国汽车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受合资模式的影响,多数中国汽车业并不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从去年汽车的产销比例看,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分别位列销量排名前三位,而国内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则出现下滑。因此,规划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非常大: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另外,针对中国汽车企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差的竞争态势,规划特别提出要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行业集中度,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型生产企业,这是中国真正成为汽车大国的必由之路。而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和垄断,推动市场化的重组步伐,无疑需要考量各方的智慧和平衡。 遗憾的是,规划对于政府采购政策上如何向国有品牌和节能环保车型倾斜着墨不多,对于业界期盼的信贷消费模式亦一笔带过,这都需要以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不管如何,作为中国汽车业振兴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无论对拉动内需,还是推动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意义非凡,将奠定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