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为,在经济危机来临时,以优胜劣汰和大浪淘沙为由,对国内制造业企业困境的不闻不问,实际上是毁灭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根基。
近15年来,中国出口的要素禀赋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平均在40%以上,而我们仅为20%,而且大部分为低附加值产品,主要包括为国外厂商贴牌生产的电脑、手机,以及中国企业生产的以DVD机为代表的低端电子产品。出口产品的结构特征代表了一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地位。中国目前的出口结构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自身的生产要素特征,即拥有大量的制造工人;二是发达国家拥有对国际经济链条的绝对控制力,主要表现在科技和资源整合能力上的优势。中国要想在今后通过生产积累和产业升级,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还要走过十分漫长的路。 中国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若想进一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首先必须在世界上继续扮演好制造者的角色。 西方世界在经济领域持续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不平衡分工模式,是西方国家200余年通过扩大殖民经济、产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发展新经济的结果,此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撼动。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相比,更深入的全球化让中国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来临时,对国内经济的控制力有所减弱。笔者以为,对很多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危机当前,应当慎提制造业转型,因为在当前形势下,转型就意味着死亡。中国应当在现有的技术、资源、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条件的约束下,利用好国际分工留给我们的生存空间,在生存中求发展,首先保护好漩涡中的民族制造业。在此前提下,通过整合本国制造业,实现效率改善,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渐进式地改善技术、资源等约束条件,从而在长期的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从长期来看,专注于制造品的出口可能并不一定总是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处于低端,中国应当先做好一个全球制造工厂。当美国和欧洲纷纷放弃积极的工业政策而满足于金融投机时,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洲主要经济体却在重组生产基础,加快发展技术能力,加大参与世界贸易并提高国际储备,这些努力实际上是在为将来发展积蓄力量。 从出口看中国经济,能看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能看出中国经济的脆弱性以及优势所在。金融危机让我们有了一次认清迷雾的机会:为了减少各种掣肘,美国在遇到经济麻烦时,并未认真考虑欧洲以及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各种改革诉求;而中国改革开放各种政策的制定,也不应当去迎合所谓的世界主流标准或趋势。 此次金融危机留下的最宝贵财富应当是:对中国经济而言,实用主义才是走出困境的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