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地方GDP统计未免矫枉过正
    2008-12-30    张贵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把GDP指标从地方指标中取消,地方只管卫生、教育、就业、环保这些硬性指标,只有让地方政府对环境和公共服务负责,才能够彻底纠正现存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统计法修订草案时,吴晓灵委员建议。她表示,“国内地区之间没有海关,货物的进出会产生重复统计的问题,造成地方GDP不准确,地方GDP和全国GDP的天然差别对数据造假留下制度隐患”,“地方GDP成了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造假制造了动力”。(《新京报》12月29日)

    吴晓灵委员指出的这些地方GDP统计中的主客观问题,无疑均确凿存在,并且也为公众耳熟能详。此前,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曾坦承,地方统计数据中普遍存在“层层加水”问题,及其背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体制弊病。但是,因此便要彻底取消地方GDP这样一个统计指标,在笔者来看,又未免显得有些矫枉过正、因噎废食。
    诚然,地区之间的GDP统计确实有科学性不足,难于准确计量、容易发生重复统计等先天性问题,但难于准确统计并不等于不能统计和统计没有意义。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内部,都存在相对于国家统计的地方GDP统计数据,比如具体某个城市的GDP统计。
    更重要的是,地方GDP统计造假、“官出数字”的根源,并不是地方GDP统计本身,而是利用这一统计、以此为道具的政绩考核体系——将对官员的考核评价,过于畸形地依赖于GDP统计。因而,改革乃至取消上述考核体系,才是切中要害的对症之计。
    在反映现代经济运行状况的各种数据指标中,GDP统计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如很难完整准确地测量评价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但这一指标仍然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数据,并且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一个核心数据。其他许多数据指标往往需要与其参考、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吴晓灵委员提到的,“卫生、教育、就业、环保”等硬性指标,若想真正硬起来,便不可能完全离开GDP统计数据,比如,我们熟悉的“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就业率与GDP增长的关系,万元GDP能耗等等相关领域的重要指标数据,就都是与GDP统计密切相关,并以其为基础的。
    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彻底纠正不科学的发展观”,回避乃至遮蔽问题根源式的“取消地方GDP统计”,虽然看起来很痛快、简单,但并不是一个真正积极、富于建设性的办法。试想,当前存在数据造假问题的,并不只是一个GDP数据,其他许多重要的经济数据,如平均工资、失业率、住房价格等均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难道我们也将它们都统统取消废除?而积极建设性的办法只能是,牢牢抓住滋生GDP统计造假的体制根源,不断改革——如彻底改革长期以来过于依赖GDP统计的政绩考核体系,强化统计部门相对于其他行政部门和利益团体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加大针对失真、注水等统计造假行为的处罚、追责力度(据调查,统计法实施25年来,处罚官员的最高级别是县级,县级以上的官员没有人受到过处罚)等,才是有效之举。

  相关稿件
· 民众幸福是最真实的GDP 2008-12-30
· 2009年中国GDP“∩”形走势 2008-12-18
· 货币供应与GDP挂钩的政策寓意 2008-12-17
· 诺奖得主:中国明年GDP达8%不成问题 2008-12-12
· 绿色GDP也只是个数据而已 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