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均表示支持改革存在严重缺陷的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并在大方向上已经达成一些共识。11月份在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明确了五项原则,其中包括增强市场透明度,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国际间金融领域合作,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全性,并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使其更好地反映国际经济力量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日前于多哈召开的联合国发展筹资问题后续国际会议也达成了类似的共识。
但是,相关改革面临诸多掣肘。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储备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为例,美元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主要外汇储备工具。世界贸易约80%以美元定价,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64%(欧元为27%,英镑为5%,日元为3%)。美国可以用本国货币支付国际贸易和债务,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使用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为了应对国际支付可能发生的不测,发展中国家还必须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些储备等于将本国的资源以低息或无偿的方式贷给美国和其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在享有美元特权的同时,美国在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时,往往并不充分考虑对维持美元稳定和全球经济平衡应尽的责任。美国常年保持对外贸易逆差,以外债来支撑国内的过度消费。当美国对外逆差膨胀到不可持续的地步时,美元和美元资产便大幅贬值,从而冲销掉相当一部分美国的外债。一旦失衡调整结束,美元又开始升值,驱动着新一轮逆差。这种周而复始的失衡往往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眼下,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储备体系中这种不合理性的体现。 要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最理想的方法是发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改变以某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各国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工具的现状。尽管这一设想已有100多年了,但至今仍不现实,因为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同意成立一个凌驾于本国主权之上的“世界中央银行”。 许多国家提出了推行“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建议。但即使这一比较现实的建议要实施起来也并非易事。“多元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增加国际储备货币的种类,二是降低国际储备中美元的比重、提高欧元等货币的比重。前者必然会增加各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方面的成本。后者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元区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整合、发展能否赶上美国。例如,2008年下半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元对欧元大幅度升值,其主要原因是国际投资者们仍然认为美国政府债券是资金的“避风港”,因为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仍然最大,流动性仍然最强。推行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并不是仅靠政府间的协商就能解决的,还要考虑市场因素。 加强金融监管的改革,也不是简单的“管”与“放”之间的选择,而是要建立一个既能防范“系统危机”又能支持健康金融创新的监管体制。 总之,要拿出具体的改革措施,还有待世界各国以务实的态度继续努力,密切合作,循序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