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凯们”的翅膀为何如此沉重
    2008-12-09    徐锋    来源:广州日报

    2005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传出消息:制定《反垄断法》将成为当年立法审议项目。话音刚落,中国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的波音737从天津机场飞上云霄,被国有资本垄断的天空终于向民间开放。这种巧合给了当时的人们一个乐观的期盼。

    3年一晃而过,人们突然发现,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民营航空公司,最近却被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批复“暂停全部客运航班”。人们不仅唏嘘:“首飞”的“鲇鱼”因何痛别蓝天?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因为它已翅膀沉重——
    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奥凯停飞,直接原因是其第一大股东均瑶集团绕开其他股东和高层,“主动”向民航局递交了“暂时停航”的申请,而民航局也作出了“同意”的批复。这一过程暴露出奥凯航空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纷争,很显然,正是这种矛盾和纷争,最终导致了奥凯的“挥刀自宫”。
    这种因内斗而“自戕”的轨迹,似乎已成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切肤之痛。如果说内部纷争是企业的通病,那么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先天不足更为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日毕竟不长,30年时间尚不足以形成一整套完备成熟的公司治理机制。但另一方面,反过来想想,如果这次出现内部纷争的航空公司不是民营的奥凯,而是国营的“×航”,结果会如何?几乎可以肯定,国资委和民航局必定会派驻工作组“大力整顿、予以调停”,但无论如何,绝对不会突然“停航”。所以说,民企和国企的竞争,岂止背负着“起点不公”?在生死关头,更面临着“终点不公”。
    而更大的不公,更体现在生存环境上。内部纷争是否奥凯停航的唯一原因?从目前的报道来看,并非如此。堡垒有时是从内部攻破的,有时是被外部压力压垮的,但一个常识是:当外部压力过大时,堡垒内部各种关系必然变得更脆弱,矛盾必然更容易激化。作为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要与许多国企“大佬”分一杯羹,奥凯的生存环境之艰难、之险恶,并不难想象。
    这一点,从以往某些垄断国企为钳制和消灭潜在的民营资本竞争者,不惜非法“借用”权力机关之力,便可见一斑。这一点,在奥凯航空短短的发展史中,也屡见踪迹——奥凯成立之初,没有一家航空代理人肯为其卖一张票;尔后,在航线审批、飞行员储备资源、运转资金等方面也毫无优势,更确切地说,是遭受歧视,比如同样是欠费,拖欠机场费达数亿元、位居“拖欠榜”前四位的四大航企(国企),其航班依然起降如旧,而拖欠油款仅2000多万元的鹰联航空(民企)却“划时代”地被拒绝加油导致航班延误,12月6日各大机场也逼迫奥凯“现金付款”方予以加油……
    这种待遇上的不公,固然有着市场主体私利上的考量,但也暴露出民营企业在市场打拼中更为艰难的处境。日前,面对金融海啸,美国新科总统奥巴马表示将考虑对三大汽车巨头注资以助其渡过难关。作为政府,本身就肩负为企业这一“纳税人”提供“救生服务”的责任,而无论它是“国企”还是“私企”。因此,寒冬之中,当有关部门在筹划提振经济时,那些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今“揾食艰难”的民营企业们,也不应遭到冷落。

  相关稿件
· 奥凯停航:“股东纠纷不该让旅客付代价” 2008-12-09
· 奥凯暂时停飞 民营航空"难于上青天" 2008-12-05
· 奥凯航空停飞 2008-12-05
· 我国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接收首架新飞机 2007-12-03
· 奥凯航空租赁国产新型支线客机 200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