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2008-10-31    作者:季琦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来最热门的话题,不外乎是:全球经济危机到了,大家该怎么过冬?

  一年多前,受博鳌亚洲论坛会刊之邀写了一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今天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经过前几代中国企业家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中国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国的沃尔玛,欧洲的便利店,新加坡的玩具店,甚至在非洲和南美,一不留神就会买到“Madein China”的东西。
  然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所带来的问题和隐忧,也日益暴露出来:一是很难持续性发展。随着各种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正在逐步丧失比较优势。二是对环境和资源耗费严重。三是出卖低廉的劳动力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无法满足进一步发展需求。
  “中国制造”面临挑战和危机,当然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而及时调整战略,保证我们在下一轮竞争中取胜,才是中国当前最需要考虑的事情。一方面,要争取继续保持“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而另一个更好的机会,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让“中国服务”成为未来和希望!
  发展“中国服务”,我们有“天时”!我提出“中国服务”这个概念,是相对“中国制造”而言。过去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第一产业国家),发展到制造业兴盛的第二产业国家,目前已经具备向第三产业转化的条件和时机。“中国服务”就是基于一个内需不断增长的市场,是整个国家产业结构和亿万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次全面调整。
  当然,我们也有“地利”!中国市场有别于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他们主要是中产阶级为消费主体;我们的市场是解决温饱问题后的民众,消费总量巨大,但可以承受的价格较低。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外品牌和国外企业的优势并不明显。
  发展“中国服务”,我们更有“人和”!第一,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类消费市场。中国人口众多,这本来是一个问题,但当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全面提高时,也就形成了一个全球最大的新兴消费市场。
  第二,中国有充足的服务资源。中国同样具备服务业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除了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从事服务业以外,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后也可以从事服务行业。
  第三,中国新一代企业和企业家应运而生。新一代企业家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些从国外留学归来,加上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帮助,全球信息越来越对称。我们的企业家已经“今非昔比”,能够以全球的眼光看问题,可以使用国际型人才,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东方民族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完全有资格和任何国家的优秀企业家竞争。张瑞敏和柳传志等企业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但绝不是“观止”!他们的成功也许无法复制,但我们的成功会更不一样!
  像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Madein China”发展到鼎盛时期,意味着要开始走下行曲线。而“中国服务”正好是一个新增长点的开始,给中国新一轮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客观地看,虽然“中国服务”向全球发展还很遥远,但我相信有个重要的支撑点:一是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的资本和资源会向世界各国寻找发展空间,而“中国服务”也会跟着他们向全球发展,正如早期的美国品牌酒店跟着美国的商流、物流来到世界各地一样。二是“中国服务”的品牌只要做得好,完全可以像“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向其他国家输出品牌和服务,因为我们有充沛的、可输出的劳动力供给。
  如果能保持“中国制造”的主要优势不变,只是将消耗资源大和污染重的制造业进行升级或排除,用这些优化下来的资源发展 “中国服务”,形成第二根强大的支撑力量,我们这个优秀民族一定会更快、更稳健地在世界东方重新崛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