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石油换美元是最佳合作典范
    2008-10-30    作者:清议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外电消息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晚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中国将与俄罗斯达成为期20年的250亿美元援助换3亿吨石油的协议。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美元储备国,俄罗斯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鉴于俄罗斯的主要债务国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并不可避免地转变为经济危机,以至这个目前世界排名第三的外汇储备国在流动性方面并不富裕,因此,用石油换流动性是绝对必要的。与此同时,鉴于美元对中国来说是别人的钱,分分钟都会贬值,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衰退之后的贬值风险将更加突出,20年的贬值趋势则尤为明显。因此,现在就设法花掉手中的美元,而且是花在最恰当的地方,当然是最值得的。
  按照20年分阶段执行的250亿美元换3亿吨(大致21亿桶)石油的情况估算,中国最终付出的代价可能接近380亿美元,换算成现在价格,大致是18美元/桶。于是,比照国际市场当前的原油价格,即使不考虑未来仍有可能存在的下跌空间,这个价格对中国来讲也是颇为划算的。当然,现在花掉美元形成的因锁定美元贬值风险而获得的风险溢价同样不可低估。
  面对金融危机以及正在到来的经济危机,主要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合作无疑是世界关注的重点。但是,应当说,债权国之间的合作,重点是关键债权国与次要债权国,特别是危机中可能沦为债务国的那些国家,同样应当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目前已知的世界主要工业原料出口国大都处在产能扩张期。随着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它们的流动性供给当然要出现问题。从这一点来看,中俄之间的上述合作堪称新的合作典范。
  可以仿效的下一步合作对象,或许是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虽然澳大利亚是西方世界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但那里的流动性相比大规模矿山投资来讲,还是明显供给不足的。作为外汇储备长期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在此次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影响比中国来得更严重。因此,在近期外资加速撤离印度之后,印度对流动性的需求格外迫切。巴西的情况其实是同样的,只是在最近强硬要求中国方面接受其不合理涨价建议的过程中表现得不够友好。这并不重要。或许现在就是中巴两个发展中国家,坐下来重新商讨发展大计的最好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俄之间就长期能源合作达成协议之后,两国议定价格未必不会成为国家石油市场的远期价格标杆,至少是对短期价格构成引力。尽管18美元/桶的原油价格,绝对不会对国际市场具有“锚”的影响力,但多多少少也会导致近期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