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不富则中国制造不强
    2008-10-21    作者:于德清    来源:上海商报

  近日,继聘用逾6000名工人的东莞世界玩具代工巨头合俊集团倒闭后,主要从事小型家用电器生产的又一港企百灵达日前也作出决定,结束旗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工厂的业务。这两起事件无疑昭示着,欧美金融海啸在广东珠三角港企群体中已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海关总署在上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至7月,出口不到10万美元的玩具企业为1574家,比去年同期净减少了3600多家,减少了52.7%。这意味我国已经有半数玩具企业玩完。与此相同,在海外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小家电的寒冬也不可避免。在这条金融危机的传导链条上,合俊以及百灵达的倒闭具有极其强烈的象征意义与警示作用。在世界金融风暴下,没人能够预测到中国制造的寒冬究竟会有多冷。但是,对于如何度过寒冬,以避免更多的骨牌倒下,却是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不可推卸的任务。
  照往常经验,第四季度本属欧美消费旺季,也是中国制造商们历年来的希望所在。但今年第四季度欧美市场不但不会出现往年的繁荣景象,反而会出现一个消费的寒冬。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下滑趋势在9、10月份更加明显:9月就业岗位减少15.9万个,为2003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因潜在购车人无法获得贷款,9月汽车销售下降至16年来的最低点。欧元区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8月的47.6降至45.0,预期中值为45.3,为连续第四个月收缩,去年同期的这一指数为53.2;10月17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8月份第三产业活动指数比7月份下降1.4%至109.1,降幅大于预期。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消费紧缩的趋势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出口形势。
  海外市场消费的低迷已经影响到中国制造的出口。据沪上媒体一则《圣诞老人买不起中国造》的报道称,“圣诞袜、彩灯串、各色彩球、金属箔星……这些璀璨的圣诞挂件安静地‘躺’在义乌商贸城里,不知何去何从;而往年此时,它们应有条不紊地‘躺’在集装箱货轮的货运柜内,驶往大洋彼岸。”
  中国制造是世界金融危机向中国经济体传导的最主要通道。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2006年曾达71%的历史高位),中国制造受到伤害,无疑将伤及中国经济的根本。所以,中央与地方决策层应对中国制造业的困境有足够的重视,把“保制造业”列为防范金融危机的首要目标。帮助中国制造过冬,显然不能被动地依靠自发的市场调节,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加积极的政策调整与帮扶。如果不能有效防止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制造的影响,那么将会在国内带来企业破产潮和产业工人失业潮,这也将进一步增加启动内需的难度。
  因此,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前提下,中央与地方首先需要放弃激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政策,以激励型政策代替惩罚性的环保、节能政策,引导中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应放弃盲目地依靠楼市启动内需的政策,楼市的再繁荣只会进一步透支居民的购买力,从而挤占国内的市场消费需求。所以,在启动内需方面,决策层应该弃楼市而保制造。
  要提高国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消化能力,只能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尤其使农村人口的购买力来实现。这部分人群仍然存着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在目前国家货币政策手段频繁而收效并不明显的情况下,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宜当其时。目前,中央财政财力充沛,应尽早通过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税政策、加大对城市低收入人群与农村的医疗与社会保障投入等手段,来提高他们的收入,最终增强其消费能力。
  危机当前,解决中国经济失衡问题已成必须。无论如何,真相只有一个:中国人不富,则中国制造不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