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政策击中了金融市场要害
    2008-10-16    马红漫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全球针对次贷危机的救市举措已然达到了极致。在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出台之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宣布无限额向市场注入美元信贷资金;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奥地利政府周一均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1.3万亿欧元;韩国政府也宣布将动用2400亿美元外汇储备救市,目标涵盖所有银行及金融机构。

  尽管最终的救市资金规模远远超乎市场预料,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悲观预期的继续蔓延。笔者看到最令人恐慌的数据对比认为,除却次贷产品外,另有总量达62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即贷款违约保险)与超过百万亿美元的利率掉期(IRS,即利率互换),随时可能成为进一步引爆金融危机的炸弹。与二者近似天量般的规模相比,区区3万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只不过是大海中的浮萍,又岂能发挥出定海神针的作用呢?
  这种悲观的观点固然有其道理,但全然忽视政策干预的积极作用却决不足取。
  经济周期的波动的确如大海潮涨潮落,外部调控政策根本无法改变起起伏伏的自然规律,但是这并不表明调控政策毫无作用。历史经验表明,调控救市政策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和对现实经济的伤害。特别是对于现代金融市场而言,积极而坚定的救市政策固然无法医治全部疾患,却可以通过对市场信心的恢复重建,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现代金融的实质是信用交易,次贷危机的本质问题就在于放大了信用交易风险。金融机构通过把次级债券打包组合和信用升级,让这种本来就不具备还款保障的金融产品,成为创造财富的摇钱树,并且把风险扩散到全部金融体系和世界各个经济体,而维系这一泡沫的关键就是房价的不断上涨。但是,随着房价下跌,信用泡沫随即崩裂。目前的情况是,信用的崩裂程度被市场的恐慌心理所透支。试想,连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都不敢互相拆借资金,又有谁敢把资金投放给工商企业呢?金融机构出于自保的个体理性,在全局上变成了集体的不理性。当市场整体信用一再萎缩,坏账和风险只会加速暴露和扩张,由此再进一步收缩市场信用。如果这个循环继续下去,前文所提及的CDS和IRS,这些本属于优质的金融产品的确有可能陷入危机。果真如此,世界金融形势自然会一败涂地。
  毁掉金融市场稳定的是市场信心,而重建市场稳定的关键也在于市场信心。区区3万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固然不算多,但是对于挽救市场信心而言,却未必不够。金融市场对信心趋势的考量,往往就在于几个龙头品种和大型企业,如果深陷危机核心的金融机构、信贷中介、保险公司能够借此3万亿美元而恢复正常运转,那么,市场其他投资者就会不再继续悲观地看待后市发展,信用市场由此而会得到恢复,整个经济体内生的自我振兴功能将得以发挥。政府救市绝不是让财政资金为坏账全额买单,而是助推市场自我修复功能的恢复。以此而言,3万亿美元的救市资金或许已经足够了。甚至从金融市场经验看,即便是引而不发的资金注入措施,也能够取得奇效。就A股市场而言,同样如此。对于目前A股市场呼吁的平准基金尽快推出,有观点认为财政资金不足以支撑其规模要求。这样的观点从根本上忽视了金融心理学的基本规则。事实上,只要平准基金能够宣布成立,哪怕最初的资金规模很小,但是国家资金酝酿入市的信息就足以发挥出维稳政策的效果了,根本无需动用天量真金白银来买入A股股票。
  对于全球集体救市举措持过于悲观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最起码,救市政策的出台总归要远远好过放任市场自行的崩溃,而救市政策的效果并不在于资金多寡,而是能否击中金融市场的要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