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9-19 刘炳福 张若钦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中国思想史上的“仁”源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爱亲”、“亲亲”和“事亲”是指在直系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子女孝敬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关爱自己的子女、弟弟尊敬自己的兄长而兄长关心自己弟弟。这说明“仁”的最初含义就是对宗法血缘关系的亲子之爱。 “仁”由“爱亲”发展到“泛爱众”。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这里的“泛爱众”是相对于“爱亲”而言。“泛爱众”所涉及的是在父子兄弟之外的氏族其他成员,并没有超出氏族宗法关系的范围。也就是说,“泛爱众”要求用“爱亲”处理好氏族的个体成员与氏族整体之间的关系,维系氏族的团结与稳定,体现了氏族的整体意识。 “仁”由“泛爱众”发展到“爱人”。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爱人”的适用范围超出了氏族宗法关系,也就是说,“爱人”的内容既包括本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爱,也包括本氏族以外成员之间的关爱;既包括执政者关爱百姓,也包括百姓关爱执政者。因此,在“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友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子贡说:“如果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这就说明了“博施济众”和“惠”源于“仁”,又是“仁”的具体实现形式。 “仁”和“博施济众”的统一,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帮助经济困难的人或人群,而且表现在行为上帮助陷于危险境地的人或人群,保障其生命安全,特别是表现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仁”和“博施济众”的统一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后,人们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有力的出力,这些抗震救灾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也秉承了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笔者认为,经济背景是实现“仁”和“博施济众”相统一的物质保障。经济背景是指人们或组织具有一定数量的货币或物质财富。马克思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生产出物资产品来,人们才会有对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且在此基础上从事文化、教育、博施济众等行为。因此,经济背景为实现“仁”和“博施济众”的统一提供了物质保障。一般来说,人们富裕程度越高,捐钱捐物的量也就越多,可以帮助更多的困难者摆脱困境;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能够迅速提供经济帮助和技术支持,解决陷于经济困境或陷于危险境地的人或人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格局,打破平均分配,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为实现“仁”与“博施济众”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 坚持“仁”与“博施济众”的统一,有利于要缩小贫富差距,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博施济众的意识,倡导人们爱人、爱生命、爱社会,引导人们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