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出海一年应反思什么
    2008-09-16    作者:清波    来源:证券时报

  2007年9月12日,南方全球精选公开发行,国内第一只股票型QDII基金破浪出海。而随后便有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基金、嘉实海外中国QDII基金、华夏全球精选QDII基金等发行。

  但从管理和运作的情况来看,上述基金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根据目前公布的最新净值数据,截至9月10日,上投亚太净值为0.538元,华夏全球为0.651元,南方全球为0.662元,银华全球为0.884元,华宝海外为0.837元,海富通海外为0.977元。而嘉实海外截至9月9日净值报0.554 元。
  笔者认为,自2007年10月份国内证券市场出现调整以来,国内公募基金出现了系统性亏损,从而使基金的净值缩水严重,但对于出海的QDII基金,也同样遭遇了较大亏损,不能不令投资者反思。
  首先,国内外市场的联动性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加入WTO后,国内外经济的一体化决定了证券市场的联动性。因此,对于出海的QDII基金,不仅应当看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国内面临的市场环境,还应当从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等视野中去把握机会和回避风险。
  其次,海内外投资文化和体制的相互包容性有待改进,也是导致QDII基金亏损的主要原因。作为成立时间刚满一年的QDII基金,各项管理体制、运作模式、投资文化等均需要在较长的时期内进行磨合。这是导致QDII基金出师不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中西文化的碰撞,必然会导致两者在投资决策、品种选择、市场运作、对当地市场环境及经济运作规律理解等方面的偏差,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调查、研究,才能使投资机制和运作流程更畅通。
  第三,投资品种配置的单一化,难以实现全球投资的初衷,也更难以分享全球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投资机遇。QDII基金一个明显的投资特点应是分散化投资,而不是集中于某一个熟悉的市场。尤其是对于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应当进行资产的配置,只是在配置的比例和额度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这是需要引起基金管理人重视的。因此,积极探索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运行环境,寻找合适的投资品种,建立有效的投研体系,是QDII基金出海成功的关键。
  可以说,任何事物的改变都需要创新,而做为QDII基金更应当在探索不同市场的运作规律上下功夫,并做出充分的考察和调研,加大投研成本投入,积极吸纳和包容各种优秀人才,从而形成全球化的专业团队,才能使QDII基金的业绩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