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CPI存“剪刀差”货币政策难放松
    2008-09-12    作者:郭田勇    来源:新京报

  今年5月份以来,CPI同比增幅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了下降的趋势,但PPI却不断上涨,8月份PPI更是同比上涨10.1%。CPI和PPI的倒挂看似有日趋严重之势。

  首先,由于两个指标所包含的内容不一样,导致两者的走势出现偏差。CPI的成分中,食品所占比重大概在33%左右,而PPI的成分中,食品所占比重只有10%左右。在今年年初,由于粮食价格和猪肉价格等食品类涨幅很大,因此,CPI保持上升的态势;同时,受输入型通胀影响,工业原材料价格也处于上涨的态势。由此,CPI和PPI同时保持上涨的趋势,由于粮食价格和猪肉价格在年初上涨的幅度很大,因此,从年初到5月份左右,CPI一直处于PPI上方。但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和猪肉生产的大力扶持以及施以一定的价格管制,食品价格出现了回落,而另一方面,工业原材料价格却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导致CPI和PPI出现交叉,最终倒挂,随着食品价格进一步回落,CPI开始步入下行通道,而PPI却一直保持上涨的态势。
  此外,从PPI的变化传导到CPI同样存在时滞,导致CPI的走势暂时脱离PPI。一般来说,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传导的时滞就会越短,反之就会越长。目前国内在原油、电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价格管制,同时部分领域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由此导致PPI传导至CPI的时滞较长。
  最后,相对而言,下游商品的价格竞争要比上游激烈的多,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企业往往倾向于采取价格竞争的策略,因此,也导致了PPI的上涨暂时很难转嫁为下游商品价格的上涨。
  因此,短期的通胀压力减缓不能成为放弃从紧货币政策的理由。在当前这种背景下,即便贸然放松货币也会无济于事。放松银根,无疑企业将获取更多的资金来增加投资,企业投资的增加只会导致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反而把原本处于高位的PPI继续往上推。PPI上涨后,企业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加价,要么选择死亡,企业的这两条路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另外,即便放松货币,这些放松的货币又会大量流向大型部门,从而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造成新一轮的局部性行业过热,最终只会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扭曲。
  从现在看来,反而是财政政策施展的空间更大,即当前最佳的政策搭配是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一想到财政政策就想到投资,或者再发一批国债。现在企业盈利有所下降,倒闭的企业增加,与其在这些企业要倒闭的情况下新增一批投资,不如通过减税让这些企业获得生存机会。我认为,要防止经济下滑,未来发挥财政政策作用非常重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