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放松稍安勿躁
    2008-09-11    作者:黄小鹏    来源:证券时报

   目前居民和企业的通胀预期仍未消除,上游的PPI仍未回落到安全的区域。补贴以及能源价格的管制,意味着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较高的隐性通胀。从长远看,总供求的平衡才是保持物价稳定的可靠基础,而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是实现总供求平衡的保证,如果宏观政策过早放松,很可能会再度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胀上行。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8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4.9%;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1%。
  从数据上看,CPI同比已经连续四个月下降,并首次下降到5%以下,从环比上看,8月份是今年年内的第四个月份下降,这些都显示出终端的物价形势已经不太值得过于忧虑。
  而从PPI的角度看,虽然8月份创出了12年来的新高,但推动PPI创下新高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能源价格持续居高不下,部分产品涨幅较上月还有所加快,例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的涨幅,就比7月份加快了6.4个百分点。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在去年呈现7月高8月低的走势,基数扭曲效应可能也是导致8月份PPI创下新高的原因之一。
  通常而言,PPI是CPI的先行指标,但在当前的情况下,PPI向下游却出现传导受阻的情况,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下游行业产能普遍充分或过剩,企业缺乏定价权,无法有效转嫁成本压力;一是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善,大幅提高了对能源、原材料成本的消化能力。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显示,2002年-2006年,中国核心制造业的投入成本上升幅度从15%-50%不等,但这些行业的产出价格上升幅度极为有限,与此同时,利润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这说明企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是阻断PPI向CPI传导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PPI创纪录同样不必过于忧虑。这是因为上游向下游传导受阻的机制还会继续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政策紧缩的效应最终会在PPI上体现出来,只要保持“一保一控”政策基调不变,PPI最终也会见顶回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在上升。
  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各界对政策放松寄予了相当的期望。我们的判断是,政策放松还要等一等。
  如果把通胀比喻成感冒的话,那么前段时间的症状就是高烧、打喷嚏和精神恍惚,经过一段时间的紧缩治疗后,目前的形势可以形容为:高烧已退但体温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显性症状已除但病毒仍在体内活动。在这一阶段,静养、巩固和观察显得十分必要,如果急着出院,或者让病人重新参加剧烈运动的话,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总而言之,目前过早放松引发的通胀上行风险,仍然大于紧缩过头导致经济下行的风险。原因在于,目前居民和企业的通胀预期仍未消除,上游的PPI仍未回落到安全的区域。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目前治理通胀见效较快的原因,在于采取了补贴和行政管制的手段,目前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几乎是靠补贴来支撑,一旦取消补贴,农民很快就会失去种粮和养猪的积极性,而政府也不可能永远靠补贴来平衡供求。补贴以及能源价格的管制,意味着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较高的隐性通胀。从长远看,总供求的平衡才是保持物价稳定的可靠基础,而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是实现总供求平衡的保证,如果宏观政策过早放松,很可能会再度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胀上行。
  目前,政策在大的方面最好是以静制动,同时侧重于理顺市场机制和进行局部微调,利用国内外成品油价差大幅收窄、国内CPI回落的有利时机,及时恢复和完善成品油价格联动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相关稿件
· “三大迷幻”误导当前宏观政策调整 2008-08-19
· 业内人士:股市需读懂宏观政策的三个信号 2008-07-30
· 从“双防”到“保防” 下半年宏观政策取向微调 2008-07-29
· 李稻葵:宏观政策应该攻守兼备 2008-07-18
· 宏观政策不宜有方向性改变 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