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债券可解“二次发售”操作难题
    2008-08-25    作者:皮海勇    来源:证券时报

  目前,管理层对于解决大小非的问题正在着手研究,然而,要想把大小非的问题解决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二次发售”配合“可交换债券(资讯,行情)”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成为专家们热议的焦点,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能够不打折扣地付诸实施,将是彻底解决大小非流动问题的实质利好。

  事实上,“二次发售”同样有操作上的难题。目前,二次发售包括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又被称为“二次发行”,指公司主要个人或机构持股人对公众发售其限制性股票;第二种是类似于中国香港的存量发售机制,通过寻找合适的大宗股权长期买家,在不会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持续冲击的前提下,实现大宗股份的减持。
  然而,笔者认为这两种模式均不适合于国内股市行情。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模式是为针对少数公司的大宗减持而制订的,对于二者资本市场来说,接收的资金充足,因此减持不会成为问题。而在国内,“二次发售”所面临的是整个A股1600余只股票的全面减持,其容量是目前A股市场的两到三倍。
  据统计,尚未解禁的限售股高达13万亿元,其中,意欲出售的限售股市值为4.3万亿元,占当前国内市场总流通市值(7.65万亿元)的56%左右,而且,如果新股继续发行,新增的大小非数量会远远超过减持的数量,大小非的压力将会越来越重。
  13万亿相当于今年国内上半年的GDP总值。这么庞大的一笔数字任谁也无法接单,大股东如是,大机构如是,就是一些经济不景气的发达国家怕也无法面对如此的天量。所以,一些经济专家的设想无论多么美好,在天量面前,寻找下家只是市场的一厢情愿而已。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那么,“二次发售”到底有没有可行性呢?笔者以为还是可行的。不过,非常事得采取非常手段。同样是依据管理层“可交换债券(资讯,行情)”的方法。不过,这种“可交换债券”变成了“期货债券”,操作中也不能按照1:1的比例来实行,而要借鉴期货的一些模式,如采取100:1的比例让市场持债。就是说市场中机构与股民购买100股的“期货债券”,大小非就得兑换10000股的相应股票。另外,“期货债券”与正股股价应是等值的波动。如此一来,10万亿的存量只需市场花费1000亿的资金就能消化。当然,在此购买过程中,管理层必须要求机构与投资者应具有足够的保证金。
  为了活跃“期货债券”的交易,管理层可以推出一个如权证之类的“期货债券”板块出来,采用T+0的方式进行交易,另外还可以适当减免手续费、印花税等等。为了不至于对A股市场的资金造成压力,“期货债券”时间可以设置为10年。
  大小非变成“期货债券”以后,由于比例的变更,其收入从何而来?在“期货板块”中,大小非减持数据及成交收入都应该有一套专业的记录,大小非可以凭借收入记录在相应的银行提款,而真正让“期货债券”由100:1变回1:1的,是在“期货债券”重新流回到A股之时。为了防止“期货债券”对市场资金造成巨大压力,管理层与政府部门可以合作,每年回购一定比例的“期货债券”冲兑到A股,由于两个市场股价的等价性,政府也不会出现亏损的概念。这样,“期货债券”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小,而“二次发售”真正起到了解决大小非难题的作用。

  相关稿件
· 投机者持有纽商所逾八成原油期货合同[图] 2008-08-22
· [期货•2008-08-22]连豆期货小幅收高 2008-08-22
· 东航金控欲发起设立期货基金公司 2008-08-21
· [期货•2008-08-21]连豆期货强势反弹 2008-08-21
· [期货•2008-08-20]大连玉米期货继续走低 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