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金牌与奥运收获
    2008-08-22    如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奥运竞赛风起云涌,奖牌争夺盛况空前,中国金牌总数一直遥遥领先,如果不出意外,中国金牌第一是没跑了。
  奥运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而金牌正是这种体育精神的最佳体现,运动员十年磨一剑,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领奖台的最高层、摘取金牌。从与奥运无缘,到金牌总数第一,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五星红旗一次次在领奖台升起,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次次在体育场上空回荡,金灿灿的奖牌不仅让运动员的心血与汗水得到回报,更令国人为之自豪,倍感振奋。
  就体育比赛而言,金牌当然最重,不过在关注金牌的同时,很多人也注意到,举办奥运会,金牌第一并不是我们作为东道主的惟一追求,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这些中国当年申请主办北京奥运会时提出的口号与目标,今天都已经变成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现实,蓝天白云下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城,以清新的空气、整洁的市容、热情的笑脸、高水平的设施与服务,赢得来自各方面的好评与赞誉,奥运会成为充分展示当今中国强大国力与持续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好窗口。可以想见,当奥运火炬熄灭、曲终人散之时,奥运所倡导的环保、人文、科技创新等理念,将在国人心中打下深刻烙印。这些来自精神层面的收获,对于同样向着更高更强目标奋进的中国来说,其意义绝不亚于运动场上的金牌,而影响则更为深远。因为以奥运为契机,将中国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阶段,正是我们举全国之力办好本届奥运会的最终目的。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飞跃、发展速度惊人,但在GDP连上台阶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地摆在各地面前。谁都不会忘记七八年前的北京,一到冬天空气质量就很糟糕,天空像捂着一个大锅盖,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时申办奥运,别说外国人怀疑我们的空气质量能否达标,就是京城老百姓,对重新找回蓝天白云也疑虑重重。搬迁污染企业,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源,北京为举办奥运大力改善环境,付出很大代价。
  几年过去,北京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进入奥运倒计时的8月份,北京的空气更是优质居多,走在碧空如洗下的京城,伴着街道两旁的鲜花绿树,真让人感慨万千,原来北京的空气也能变得和国外一样好。而北京改善环境的成功,无疑给其他地方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优质环境理应成为公众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今后的城市建设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到首位。因此可以说,北京奥运蓝天的回归既是对过去牺牲环境换发展模式的彻底否定,也是将社会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奥运给北京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从细节入手,让城市管理贴近人性化。奥运场馆服务的细致周到不必说了,就连北京普通的大街小巷,也随处能发现与以往不同的地方。比如,各种路口都新增了指示牌,过街天桥还设有指路盲文,公交车全部打开了电子报站,诸如此类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不仅给初来北京的旅客提供了极大方便,即使久居本地的市民,同样能感受到一种体贴与关怀。
  尽管在外人看来,这些本是城市管理者早该做到的事情,现在才来动手未免显得有些迟,但是如果对上世纪北京状况有所了解的人,则会以不同的视角解读这个古老城市任何一点变化背后所隐含的深刻含义。当GDP不再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发展的惟一标志,以人为本成为考验所有政府部门工作好坏的主要尺子,如何让管理更接近人性化,细节最能说明问题。既然粗放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由粗转细也就相当困难。是人文奥运的使命与责任,让城市管理的变革加快脚步。当然在改善人文关怀方面,我们有待改善的地方仍有不少。但倘若能以举办奥运为开端,让更多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渗透到其他领域,则是改善民生的一大幸事。
  奥运圣火仍在燃烧,每天都有新的奇迹诞生,作为主办国,此时来盘点收获或许为时尚早。尤其是每个人观察奥运的角度不同,引发的感受自然各异。有人关注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的科技含量,有人则对众多志愿者为奥运做出的积极奉献表示高度赞赏,还有奥运带来的中国热,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价值得到极大提升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还会有更多值得寻味的东西被挖掘出来。不过,举办奥运在很多方面不仅给北京,乃至全中国都将带来明显变化,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2001年到今天,我们申奥成功,又为圆满举办奥运付出很多心血代价,对于来自奥运的点滴收获,都应该倍加珍惜。
  相关稿件
· 可口可乐公司颁发“活出奥运风采”奖 2008-08-22
· 奥运门票“黄牛” 2008-08-22
· 对搭奥运便车说“不” 2008-08-22
· 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历史性闯入奥运会决赛 2008-08-22
· 北京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亚军被临时禁赛 200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