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尽管此次危机后果异常严重,但美国银行破产的数量并不多,到目前为止不足百家。预计整个次贷危机导致的银行破产数量在100至300家之间,这与全美8500家银行的存量相比是个很小的数字。需要说明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银行几乎全军覆没。在上世纪90年代的储蓄与贷款协会危机期间也有数千家银行破产。可以说,次贷危机的发生避免了美国的银行发生大的危机,这或许是此次次贷危机所展现的有利的一面。
次贷危机属于资本市场领域债券(资讯,行情)部分公司债所引发的危机,而银行危机则属于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美国现在已经成功地把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从实体经济领域转嫁到了虚拟经济领域。其实,只要银行不出大的问题,整个宏观经济就问题不大。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好处多。那么,美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金融危机从实体经济领域成功地转嫁到虚拟经济领域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银行的致命弱点说起。 银行的致命弱点是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总的来说,银行的存款倾向于短期化,贷款倾向于长期化。例如,目前我国银行的近一半储蓄是活期存款,而银行贷款的期限相对较长。这种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特点使得银行具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先天基因。国内有所谓经营资金的两个技巧。一是“短拆长”,即短期融资长期运用,融资到期后再“借新还旧”。由于短期融资利息成本低且资金长期运用的收益高(即使资金短期应用,其收益率也应该大于短期融资成本),因此“短拆长”被认为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一个技巧。二是即使储蓄存款都是活期的,这些存款也不会同时被支取,因此总有一部分资金沉淀下来可供长期使用。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这其中全部的奥秘就是久期。久期是衡量利率风险的一个有效工具。在存贷款利率固定的情况下,久期一般为存贷款期限的75%左右。资产负债的久期相差越大,利率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我国银行“短拆长”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我国尚未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放大了银行的致命弱点并导致严重后果。美国是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1986年基本结束。利率市场化放大了银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这一致命弱点,并给银行业带来致命后果。在随后于上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储蓄与贷款协会危机中,有数千家银行破产倒闭。 美国银行经营的最新理念是负债免疫管理。负债免疫管理(Liability
Immunization
Strategy)的目的是有效规避利率风险。也就是说,不管利率如何变化,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升值与贬值幅度基本一致,从而使得银行的净资产免于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因为没有人能够事先确定利率的走向,否则投资利率期货就会只赚不亏。因此,在利率波动面前,银行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实行负债免疫管理。在资产久期大于负债久期的前提下,负债免疫管理必然要求不断剥离久期长的资产,因此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 几乎与华尔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同样是在上世纪80年代被华尔街发明了出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主要指的是按揭贷款证券化,尽管信用卡和车贷也在进行证券化,但是按揭贷款证券化占据资产证券化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按揭证券化就是把按揭贷款放到一个资产池并担保所发行的证券或债券(资讯,行情)。资产证券化的最大好处就是把流动性非常差而且久期长达数十年的按揭贷款转化为了流动性非常强且久期仅有几个月的资产。到2006年,美国银行按揭贷款的80%都通过资产证券化被转让了出去。我国的银行业目前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此时贸然推进利率市场化,其中所蕴含的金融风险必须认真考虑。作者:贾国文
刘奕奕 |